历史

麦田守望(2/2)

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一个也匆匆走了,头上还戴着三顶“帽子”,开封的火葬场呵,你有什么资格把共和国主席的遗体化为缕缕青烟?

    一个“生当人杰,死亦鬼雄”的七尺男儿,八宝山竟没有他的位置。几个丑类,竟把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此污染!

    这是道德的衰颓和理智的混乱,也是华夏蒙羞的千古奇冤!

    ……

    当读完这一片断,定会更加体味到古人所说的“川壅而溃”的道理。历史,决不是一个白衣白裙的小姑娘,可以任意打扮。党心、民心、军心,才是历史航船的风帆。

    面对黑夜

    张海迪,一个年轻生命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高位截肢使她失去了正常生活。王慧,一个年仅14岁的小姑娘,患上白血病,生命的风帆从此进入一个与病魔纠缠的苦痛时代。

    尤其那面带微笑的桑兰小姑娘,当她得知因神经断裂而自己再也站不起来的时候,再也不能重归体操事业的时候,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小女孩,表现得如此平静,如此坦然……

    生活的强者懂得:上帝不相信眼泪。他们的微笑与平静,表现一种意志,一种信心。安格尔在《论艺术》中说:“平静是一种人格美,正如人的智慧一样,是内在心灵的最高表现。”古人说,大象无形,大音无声,大智若愚,大悲若平,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对死亡“平静相待”的勇气,会使任何笔墨都显得苍白。能做到真正的平静,是对死亡恐怖的超越,体现了强者的意志。

    不要退却,尤其是接近成功的艰难之时。

    自己打败自己

    退却的心态,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临阵脱逃”。

    在人生的旅途中,对奋斗者来讲,“心理退却”是潜意识的召唤,自然不为自己所意识。

    ——怀旧心态

    如果一个人,沉湎于昔日的光辉,向别人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光荣的过去时,这表明他已经没有多少进取的勇气了。

    如果一个民族,总是不断地重述祖先昔日的辉煌,沉湎于“四大发明”,那么,这个民族的心态已经老化。

    一个开放而进取的民族,光辉的过去属于我们祖先,现在的辉煌才属于自己。祖辈的业绩,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才属于我们,

    在《荣格心理学》中说:“我们愈是深入心灵的深处,我们愈是坚信人类本性的多元性。”在记忆中,人们总是“放大”自己的胜利,“缩短”自己的失败。所以,西方哲人说“记忆是意志的奴仆。”

    ——思乡情结

    离乡背井,四处漂泊,事业不顺时,尤会滋生思乡情结,即对故土的依恋,对童年的回忆……

    对热炕头的温暖、对母亲的依恋,对故乡一片云、一处景、一棵树、一条路、一座山都有说不出的乡思和惆怅。我们读过辛弃疾的《水龙吟》,其中用了一个“鲈鱼堪脍”的典故。述说张翰异地为官,一天张翰因秋风乍起,乃思老家的菰菜、荠菜、鲈鱼,于是说:“人生最重要是自由,为什么一定要在千里之外为了名而活得不自在呢?”张翰竟辞官归家,去享受“水多菰米岸青苔”的乡味乡情去了。为什么有的人唱到“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时”,眼里就溢满了泪水,歌声也因动情而抖瑟。

    真正奋斗者的生活,不被“情绪化”支配。

    什么叫“出息”?一个强者,不是在失意时想起故乡、想起亲人、想起外婆的澎湖湾,想起故乡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而是在他事业辉煌,走进成功之门时,想起抚育他的黄土地,想起油灯下纳鞋底的老奶奶,想起用柔弱肩膀撑起“家”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