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寻找的代价(1/2)

    只有在他感到欢喜或痛苦的时候,人才认识到自己。

    ——歌德

    俗话说,“要得小儿安,还得三分饥和寒”。这话的意思:“七分”是生存需要,“三分”是不满足原则。

    生命的健康,需要不满足原则。满足是生命的停止,是社会的睡眠。

    挫 折

    不满足机制在于:饥饿,使人奋起,人们就会去耕耘,去播种,去创造。古书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两军相斗勇者胜”。这虽是兵法,也是生活法则。

    绝路逢生,恰恰是人在“绝路”时。意识“死亡”是求生的向导。人是一种“短视”的动物,本能就具有“享乐**”,而享乐会折断人类预感危险的触角。

    换句话说,人仅凭直觉认知世界,就会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大凡濒于绝境,大凡死亡临近,大凡泰山将倾,大凡长河将泻,这时呼唤出的是求生本能,而不是理性预感。

    不满足机制的优势,可以使人的情感发生挪移,从而“激活”人类自身特有的创造力。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异质同构”现象。人们常谈论“性饥渴”,当“性”得不到满足时,体内的“力比多”就会寻找新的突破口,从而发生兴奋点的转移。

    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说道:“即使在物理学中的强度和响度、简单与复杂,也同我们情感中的流畅与阻塞、安静与骚乱具有同一性。”

    艺术创造中的“异质同构”,就是“不满足”通过转移方式寻找“满足”的体现。

    西方绘画理论大师西蒙·尔特说过一句名言:“建筑是人类必要的物质建设,音乐和绘画则是人类过剩精力的产物。”弗洛伊德也认为:“绘画和音乐体现了性的创造力。”

    体内的“力比多”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寻找喷发口,这就是艺术的创造。

    西方心理学家把人对食物的渴求、对事业的渴求、对成功的渴求,对性伙伴渴求的不满足,看成一种“受挫心理”。这与人们“游戏规则”完全一致:汽车越野赛,必须穿越险峻的山崖、泥泞的弯路以及崎岖的小道。而3000米障碍赛,必须跑过平衡木,跳过水坑,跨过那不高不矮的木栏……这些人为的“障碍”,体现“受挫心理”训练的特点。

    古人也懂得这一点。

    俗话说,“与子黄金满盈,不如教子一经”,古人十分看重“千金难买少时艰”。诸如“老三届”的人,虽然年轻时遭受了多种磨难,但事隔多年后,觉得“磨难”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古诗云:“从来慈母多败儿,自古纨绔少伟男。”

    只有经过受挫而获得成功的人,才会有一种喜悦和成就感。

    “受挫训练”是一种“应变潜能”的训练。没有模式、没有榜样、没有提醒、也没有警告,惟一依靠的是自己的临危处置能力。这种能力,在未来社会的生存竞争中,将是非常重要的。

    走过山间小路的人,再弯曲的公路也会觉得平坦。受过磨难的人,即使承受千斤压力,也能应对自如。

    满足是惰性的温床。

    笼中的鸟,园中的兽,少奶奶客厅里的狗,它们不知道获取食物的劳动是什么滋味。

    满足产生出闲情。

    晃悠悠,荡悠悠,水朝东情长流。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萎缩了人的奋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