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6章 包办与护短(7)(2/2)

接受,和这种人在一起,就会感到不自在、不愉快。孩子每天都要和老师在一起,学习的知识要靠老师传授给孩子。试想,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必然会加剧孩子与老师的矛盾,使孩子的不愉快心情进一步加重。孩子带着这种心情学习,自然没有什么好处。

    其实,孩子的认识、观点、看法不一定都对,他们说的话有时带有片面性。即使孩子说的是正确的,如果父母总是支持孩子的立场,时间长了也会造成孩子遇事总是斤斤计较,强调个人利益。在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在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总是觉得心理不平衡:“怎么总见你玩这个玩具,我也要玩一玩。”“你都玩三次了,我才玩两次!”  “是你把我衣服弄脏的,你得给我去洗。”这样的孩子的注意力不是放在游戏本身,而是个人利益的得失上。

    当然,我并不是提倡教孩子忍耐,而是要培养孩子心胸宽广,在同学、朋友、老师面前不计较个人得失。要让孩子知道他自己的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如果老师真的批评错了,也要让孩子清楚,人都有可能一时出现判断上的失误,老师批评我们的出发点是帮助我们取得进步,老师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不要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