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6章 包办与护短(2)(2/2)

是便随波逐流,跟着效仿。

    对于“养儿至老”的做法,我实在不敢苟同。诚然,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爱子,但爱子有一个适度的问题。超过了这个“度”,则“爱之实足以害之”。很难想像,一个用不着从事劳动便可悠哉游哉、恣意玩乐的人会去拼搏创业。此辈“毋须动手,一切都有,高额消费,超前享受”,结果只能“坐吃山空”。退一步说,这一座“山”即使吃不空,儿子不会自谋生活,只会靠“剪息票”维生,这样的日子又是多么空虚无聊,有啥过头呢?

    有个富人32岁生了一个独养儿子。富有的父亲对儿子百般宠爱,从来不让儿子吃一丁点的苦。岁月荏苒,儿子正逢弱冠,仍然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年过半百的父亲特地请一个瞎子到他家算算命。瞎子先声明“直言莫怪”,随即说:“按命相书上推算下来,你做父亲的还有30年阳寿,令郎还有33年阳寿。你是80岁归天,令郎是52岁去世。80岁可谓‘寿终正寝,天年已足’,是个福人了。52岁嘛,‘人过五十,不为夭折’,也算不错了。”瞎子言毕,儿子随即顿足捶胸,嚎啕大哭,悲恸至极。父亲从未见此情状,以为儿子倒还有一片孝心,便劝阻其收泪节哀。谁知儿子却竖起两个指头说:“我不是哭你,我是哭你死了之后,我还要活两年。这两年靠谁来养我、侍奉我呢?”

    这则笑话看似滑稽,却蕴涵着哲理,说明为父者绝不可能代儿子走完他自己该走的人生之路。寄语当今的父母,“养儿至老”并非良策,“教儿自立”,让儿子靠双手养活自己才是良策。一己之见,未必精当。还望明智的家长三思。

    代替孩子玩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