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章 品行培养的误区(1)(1/2)

    “树大自然直”

    ——忽视对孩子良好品德的早期培养有的家长对纠正孩子的不良品行和错误思想重视不够,觉得孩子年纪小,长大懂事后自然变好。其实这种“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好”的思想危害极为严重。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极大,模仿能力强,是父母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好时机。可是如果家长的教育不合理,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又不注意帮助孩子及时纠正,这将会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长。如:年幼的孩子常常把一些小画书、小玩具之类的小东西拿回家,这些东西有的是别人送的或自己拣的,但有的是拿别人的。虽然孩子知识少,不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家长如果对此不闻不问,不及时纠正,就会养成孩子拿别人东西的习惯。今天的小偷小摸行为很可能发展成明天的大偷大摸行为,常言说得好“小偷针,大偷金”。据对少管所在押少年犯的调查研究表明,许多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小时候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决不能姑息孩子的任何细小错误行为,要坚决把孩子的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家长要及时让孩子认识到拿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使孩子产生一种过失感、内疚感、羞耻感,认识到拿别人的东西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孩子会逐渐明确好与坏、是与非的界限,提高自己的认识,克制自己的错误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家长长期、精心的培养。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早期的品德教育,既要抓得早,又要抓得严;既要纠正孩子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又要让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逐渐掌握是非、善恶的标准。

    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统一过程,不能割裂开来,孤立地逐个培养,也不能先培养这一方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