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3章 折节樽俎的智谋(3)(1/2)

    西周君顿时恍然大悟:“好。“马上下令放水,同时把苏秦引为知己,赏给他很多财宝。而东周的老百姓欢天喜地地种了水稻,对苏秦也十分感激。

    苏秦不愧为辩才如仙的纵横大师,一语中的,排难解纷。独占一方的诸候看上去威风不可一世,但实际上经常被苏秦这些人牵着鼻子,制定或改变政策。

    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纵横捭阖的人真是比原子弹还要厉害。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威力,原因就在任何一件事物都不不同的观察角度,同样的一件事,在一个角度看是正确的,换另外一个角度看,就大不一样了。反之也是同样的道理。

    秦末年,项羽部将彭越据梁地反楚,断楚粮道。项羽回军猛攻外黄县城,数日不下,后来虽然外黄被迫投降,但项羽怒不可遏,准备将城中15岁以上的男子活埋。

    外黄县令的管家有一个13岁的孩子,他毫不畏惧,冒死前往营中求见项羽。他对项羽说:“彭越劫夺外黄,外黄人被他所逼,只好听他的。但是很想向大王投降。终于向大王投降了,您却要活埋他们,百姓怎么能有归顺之心呢?这样一来,自外黄以东,彭越所占据的十余城就没有肯自愿投降的了。”

    项羽认为少年说的话有道理,于是将抓起来的人全部释放了。这少年之所以能够打动项羽,关键就在于从对方的利益出发分析问题,从而说服对方。

    东周时,周文君免除了工师籍的职务,而该用吕仓为相国,周国民众对吕仓表示不满。

    周文君为此感到很忧虑,准备再罢掉吕仓。吕仓的一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