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3章 折节樽俎的智谋(1)(1/2)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因势利导法

    从言与行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善于运用智谋的人分为两种,一种人善于谋划长远的用人治事之道,因而常采用的是行而不言的智谋。另一种则是善于为人出谋划策者,可以称为谋士。

    如果说为自己所进行的许多不为人知的深谋远虑,的确需要用沉默来掩盖的话,那么对于谋士,口若悬河则成为一种必要的工具,因为他必须用语言来说服别人听从和实施。

    《战国策》开篇说: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所说的就是谋士的这种才能与智谋的威力。

    春秋时,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紧握着管仲的手,惊魂未定地问:“仲父你看到什么了吗?”

    管仲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齐桓公回宫以后,吓得丢魂失魄,从此就病倒了。管仲很着急,但是毫无办法。

    这时,有个名叫皇子告敖的读书人,主动求见桓公,对他说:“这是您自己伤害了自己的身体,鬼怎么能伤害得了您呢?一个人的体内如果产生了怒气并且郁结起来,那么他的魂魄就会游离于体外而使人精神恍惚;怒气上升而不下降,人就会爱发脾气;怒气下降而不上升,人就会发生健忘;而如果这股怒气不上不下,恰好郁结在身体的正中,它就会伤害心脏,这时人就要生病了。”

    齐桓公听后,不禁半信半疑地问道:“那么,到底世上有没有鬼呢?”

    皇子告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