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技能的困惑(1/2)

    铁匠的铺子到处开张,到处刀光剑影,铁锤击在铁砧上,你能到处听见热闹闹、乱哄哄的声音,国人所喜欢的一种气氛便应有尽有了。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社会就是个竞技场,你有能耐就须使出来,只要能制服别人就行。其实,黔驴尚有技穷的时候,人也高明不到哪儿去,因为人之生存实在不需要太多的处理手段。

    譬如一个本已亲情和煦的家庭,却要开发出如何管理家庭的产品和技术,便是画蛇添足,有百害而无一利。开发技能就需要脑力作为体力化的劳动。本有自然生成的粮食,却要制造出千奇百怪的食品,粮食经过技能化的操作过程,就是把粮食自身本来具有的养分摄去又换了一种闻不到一点粮食原味的东西;也美其名曰:天然食品,含有多少多少的维生素和原材料。其实,粮食本身的营养比其技能化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哪用得着人为其增加什么。这种技能只能损害原有的质素,让人怀疑这食品究竟是不是标明的粮食品种生产出来的,即使有若干残余剩渣,也如一个被抽干精髓的粮食尸体,被压榨得让你看见其形状而生发出自己也在釜中泣相类似的感想。这种粮食技能化的食品除了只能让人对食欲厌倦,还附加出许多非粮食所具有的工业作用。

    在技能化以前,粮食没有致癌功能,没有心神疲惫之效果,人满脸通红、血液流畅、精神饱满;技能化处理后,粮食所不具备的功效全都具备了,而又反过来强调粮食的原有属性。它既称××食品,自然是由××粮食所出,何劳你去反复言明,难道不是担心别人领会错了意思,错把大豆当成了塑料颗粒不成?粮食在技能化过程中已经不能称为粮食,人每日食用的仅是人造出来的替代物。一个人不吃五谷,难免杂病丛生,而且难治,所以人接着就开始研制如何去治疗和防治此类杂病的产生,这都是人给自己的毒药,在做食物时做了手脚。

    猪类本是吃人之剩菜残汤所自然生成,但人类急着要吃猪肉,就想尽办法制造不含粮食的猪之催化和增肥剂,以求三个月才能长全的膘,三天就长起来。这猪的消化系统哪能辨别名目繁多的食物?不接受也没关系,直接把剂药打进皮层,促其**自肥。只苦了这猪儿,本已想老老实实为人多养一些货真价实的材料,却不得不弄虚作假,迎合人们的急切心理,自己苦不堪言,缩短了寿命,只能任人去谋肉害命了。

    这倒也罢了,还要制成罐头,接着需要玻璃瓶和易拉罐之类的技能化产物来配套合作,猪肉罐头才能出笼,这猪肉便要经过许多技能化作业过程,抽去本来就少的可怜的猪之养分,又注入若干维持猪肉食用期延长的防腐技术等等。其他鱼啊鸭啊之类的东西,本是美味佳品,却再也见不到一点原来的味儿,而标签却分明写着这是什么什么名贵品种,有原汁原味之特色,又加所谓本身所不能带来的营养之类。既然言称××罐头,却不称是经过什么什么配料精制而成,简单用本已少的可怜的主料作为招牌,来骗去人自己的信任,种下了许多不良后果,使人慢性自杀。现在的杂病难愈,便是人不能胜其食品的结果。

    到如今连消化也需要技能化产品的帮助才能维持其生命。不信,你让一个吃惯了鱼肉罐头的人去吃一餐真正的活鱼海鲜,他肯定会拉得提不起裤子;你让一个吃惯了精制猪肉的人,去吃一顿刚刚宰杀的猪肉宴席,虽然垂涎其美味香醇,却需靠着消食品才能消化成废料,至于营养的吸收是已经失去了肠胃本来的本领了。肠胃不用,形同腐尸,岂能不出问题?如果人对技能化的热衷是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做别的事,你不妨把一条活鱼和一罐罐头给他,看他是先煎熟了鱼还是先打开了罐头。假如是为了免除体力劳苦之役,你看到屠宰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