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定期修正(2/2)

检的时候,准备纸和笔。整理之后就会得到一份具有指导价值的新一季购衣清单。

    心灵除尘

    和物品一样,心情也是需要整理的。自己要经常整理;有时候还需要最好朋友的定期聚会,这样的午餐约会、或者咖啡馆谈天之后,我们总是变得更自信,充满了新的计划和梦想。这就是心灵的按摩。

    少年时觉得生命光辉无限:以为人生快乐时是水草丰美,痛苦时不过雨雪霏霏;离别是杨柳依依,再见又是落花时节。渴望着看世界,渴望着沙漠和草原,渴望着惊心动魄的故事。大学四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期待有一天破茧而出,大鸣大放,路人皆知。念书的时候想追求一种张爱玲所说的“干脆爽丽”的生活,盼望快快工作,和好友租一所漂亮的小公寓,拥有理想和追求,很忙;每天都有朋友约;一个人的时候也享受寂寞,坐拥书城,想着“落叶半床,狂花满屋”。也意识到鲁迅所说的“圆圈”是可怕的,起点又是终点。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满以为拿到世界之匙,但是大多数人却会迅速沉寂。世界并不那么简单,而且痛苦也许不是诗意的。再两年,小有所成,又开始“三年之痒”。西方人说婚姻有“七年之痒”,久了就不新鲜了。任何事情都是一样。亦舒小说里的人物总是痛苦而美丽地生活着,尤其是《流金岁月》,生活充满了不幸——人生不如意事常**,也还可以那样美丽,心里觉得很痛快。

    一个人的每一阶段都在寻求出路。而保持一颗向上的心态,总会找到职业的魅力、以及有意味的生活符号。个人的心情整理一般是比较痛苦的。但是第二天会乐于早早起床,高高兴兴冲出门去上班,也会有心情笑吟吟地与人聪明应对。

    这样的定期工作,犹如擦掉心灵上的尘埃一样,使人更加快乐。

    扳舵

    一年当中,总应该有两三个周末的下午,拒绝所有约会,一个人呆着,好好想一想关于感情、事业、金钱和梦想、过去和将来的重大问题。

    每天匆忙地行走,也应该有时抬头看路。每到年末的时候,公司里总要求写一份工作总结;而到了年初,又总会有新的计划,又开始制定详尽的预案。自己做的时候,可以再在工作计划后面,加上一份自己的生活计划。一个人很有可能在过了一段一种生活之后,再转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莱德曼是和凯恩斯齐名的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妻子也是经济学家,他的儿子戴维·弗莱德曼早年却对经济毫无兴趣。可是戴维读完物理学博士之后,重新对经济问题着迷,改了行。现在他写了多本经济学的著作,还在美国多家大学讲授经济学课程。杂志上讲一位上海的女子,以前做了多年的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她用自己的存款在上海繁华地段多处置业,现在城市的飞速发展使她的房子租金回报非常丰厚。于是35多岁的时候她就可以辞掉工作,重新回到家中,过滋润的悠闲日子,例如在夏天的时候看看《本草纲目》之类。

    盼望当科学家的人很可能是小的时侯看到了某一本科学家传记,“神州五号”航行成功之后又有许多小孩子做上了宇航梦。我们总是被一些人物故事的部分章节打动,甚至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很显然,每天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也使我们的价值取向在不断变化。过一段时间,你就应该坦诚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你究竟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三年前,你希望成为一名女性CEO,也许所有进过商学院的女孩子都这么梦想。可是如今,你也许觉得那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一段纠缠不清的暧昧感情,也会在一个月色清朗的晚上幡然醒悟。

    找一支笔,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再逐项地审视——增加还是划掉。用上你的计算器,好好算一下你的银钱进出。找一下你的偶像的这些参照数字,好像偷偷比较三围一样,较量一下你的人生状态。

    然后,你的心里会更加有底,再次充满希望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