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豪赌(1/2)

    华为的个性是任正非意志的展现

    任正非无疑是一位具有商业与技术双重视力的人。他喜欢以心比心,对商业有着透彻的把握:电子网络产品的客户都担心将来有无技术的新发展,将来能否升级,本次投资会不会在技术进步中被淘汰,不能具体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别想建立起客户对华为的信赖。他本来就是个技术尖子,对技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靠着这个本领,他曾身着军装出席了十二大,着实让父亲母亲高兴了一把。日本公司的前车之鉴,又强化了任正非技术上的一根筋。前些年,雇用过剩、设备过剩、债务过剩像三座大山压在日本公司的头上,而那些能够成功渡过危机的公司,关键在于拥有核心竞争力。

    任正非现在的理想是成为国际一流通讯设备的提供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他高中三年的理想却只是吃一个白面馒头!任正非青少年时代是在贫困、饥饿中度过。艰苦的物质生活以及心灵的磨难,是成就任正非性格的别样机会。

    1967年在重庆上大学的任正非,挂念挨批斗的父亲,扒火车回家看看。因为没有票,挨过车站人员的打。步行十几里,半夜回到家,父母来不及心疼儿子,怕被人知道,受牵连,影响儿子前途,催促着他第二天一早就重返枪林弹雨的重庆。分别时父亲脱下唯一的翻毛皮鞋给他,特别嘱咐:“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学而优则仕是几千年的真理。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妹。”长子任正非知道那临别嘱咐的分量,啃书本钻研技术,成了他渡过文化大革命造反风潮的独门心法。

    如果说,穷困是有大作为的人的第一桶金,那么饥饿感就是一个人不竭的动力源。饥饿感一旦消失,人的生理动力也就完结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人的本性。任正非深悉中国目前尚不具备成就世界大企业的国民心理素质和技术素质,又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拔地而起,故不得不对人的劣根性有超强的防范。一个人或一个公司永远像野猫一样,处于被激活状态比什么都重要。任正非有着“偏执狂”的执着,他希望通过市场压力的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永远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