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透视崔恩卿: 崔恩卿报业经营之路 > 第60节 打虎英雄在新形势下(2)

第60节 打虎英雄在新形势下(2)(1/2)

    记者:我们在外地的零售报刊亭,都可以买到当天的《北京青年报》,这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思路?

    崔恩卿:地域性成为报纸发展的方向是1994、1995年以后的事,我们想在全国设记者站,口号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海南办事处于1993年率先成立,深圳、郑州、沈阳等地的办事处及香港办事处也相继成立,到了下半年,基本上各个中心城市都设立了办事处。《北京青年报》在全国其他城市的发行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树立形象,这也是活广告。比如在香港,能看到当天的《北京青年报》,可以吸引香港人投放广告。

    记者:当时报纸在香港发行应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你们是怎样成功做到的?

    崔恩卿:当时要进香港公开发行,得经过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一来周期太长,二来要价太高,北京市委宣传部说没有先例,找到国家新闻出版署,给碰回来了,最后找到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邹启宇,他很开明,同意了,并批了字,在广东印,视作广东的报纸,经深圳蛇口的通道,印3000份,早班车送到香港去。香港办事处把这3000份《北京青年报》的1/3给驻港中资企业,主要是北京的,1/3给便利店;1/3给传统的零售店,注明在香港印刷,定价港币2元,后来听广告部讲,很多香港商人在北京做广告都选择了《北京青年报》。

    记者:我们都知道,《北京青年报》的发行工作也是很有创意的,小红帽发行公司就是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创意。

    崔恩卿:1996年1月份开始讨论,8月8日正式成立小红帽发行有限公司。思路是打破传统的邮局一统天下的发行格局,在北京这个重点市场,搞自办发行,自主经营,上1000人的发行队伍,跟工商银行合作,北京的量就一下子由10万涨到20多万。

    记者:能否谈谈你在《北京青年报》时的广告思路?

    崔恩卿:我认为报纸是由三部分组成:新闻,这是必读的部分;评论、副刊,这是可读的部分;另外,实用性质的广告信息,以前看成是副产品,实际上广告是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报纸由两部分组成:无偿部分,新闻;有偿部分,广告。这个思路,在传统的新闻界没有形成共识,传统的说法说报纸是“精神产品”,是宣传工具,其实报纸是商品,它的社会功能即使用价值是信息载体,它又是特殊的商品,体现在必须通过广告经营才能产生充分交换价值,获得再生产能力。

    1993年“新闻冲击波”之后,我们提出广告是牵动报纸发展的动力,《北京青年报》一定要把广告经营看作自发的行动。1994年底设立广告达标奖,每年的广告有一个基本指标,如果完成则从广告中拿出一定份额进行分配,主要是针对编采人员。

    在此之前有过一个笑话,广告部签了一个广告1万元,但编辑部在版位上发了稿,与广告产生矛盾,广告部主任与副主编找到我,我的裁决是:1、同意编辑部的意见;2、本广告1万元退还给广告主;3、违约金按10%由我们照付。广告部主任很不愉快地走了,结果,第二天广告照发,编辑部自觉地把几百字的文章挪到其他版面,我并没有说一定支持登广告,如果退回去也没问题,当时全年广告才30万,1万元的广告并不是小数字,这样做是想让大家由此知道广告经营的重要性和广告契约的重要性。

    另外,还开辟了“电脑时代”、“汽车时代”、“广厦时代”等专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