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引言(1/2)

    中国报业在近二十年改革中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广告收入达几亿元的市场化报纸。这些广告收入名列前茅的报纸多数并非党报,更多的是“资历不深”的都市报纸。这些都市报纸的崛起,离不开一代中国报人的艰辛探索。

    任何行业的长足发展都离不开经验的积累,然而笔者通过两年来的研究观察发现,国内的报业实践经验积累并不够:1.在许多地方已经发生过的报业失败经营案例,在其他地方仍然发生。比如盲目的扩版降价、恶性竞争,比如不顾报业实际情况开展所谓的“多元化经营”,导致投资血本无归。一些成熟、系统的报业经营观并没有被积累,更谈不上进一步的检验与提升。2.很多报业经营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报业经济是一门科学,而是盲目相信自己的领导能力、办报风格,一些采编出身的报业管理者,文人气质很浓,迷信自己的“风格”或“感觉”,轻视报业经济的客观规律,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报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本书力图通过对报业实践的成功者、报业改革转型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崔恩卿的报业实践进行研究,探求其成功的原因;对其经验进行分析和提炼,试图为报业后来的实践者提供一套相对系统的、可供借鉴的报业经营观念与方法。

    崔恩卿的实践在中国报界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中国报业走向市场的起步阶段,《北京青年报》的崛起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今天的《北京青年报》从经济规模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报纸之一。在《北京青年报》的改革和上升阶段,他是《北京青年报》的灵魂人物,是改革的倡导者和实际操作者。到了2000年,国内纷纷兴起创办都市报热潮时,崔恩卿又以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分管《戏剧电影报》的身份,整合办报团队和资本,成功创办了一张新的综合性报纸《北京娱乐信报》。从崔恩卿的两次报业之旅,可以看出在市场化过程中中国一代职业报人的成长和成熟,中国传媒管理经验的积累与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管理研究所所长宋建武认为:中国传媒业正在从跑马圈地的英雄时代过渡到专家办报的专业时代。这种背景呼吁一批优秀传媒专家、职业管理者的出现。近几年来,传媒成了一个投资热点,但投资方往往发现难以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的职业管理者。“传媒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开始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崔恩卿的报业实践表明,他和一般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有所不同。崔恩卿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把报业当作一种事业去经营。他的领导艺术和个人魅力,并非一般职业经理人所具备。这样一种品格和能力,使他能在中国报业刚刚走向市场时就抢占先机,促成了《北京青年报》的转型和飞跃性发展。有人把他们这一代报业改革者称为“报业英雄”。和崔恩卿同时代的“报业英雄”,还有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原社长王建男、广州日报社原社长黎元江等。崔恩卿等报业英雄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又有着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