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突围:主流化中国2006 > 祭坛上的中海油(2)

祭坛上的中海油(2)(1/2)

    这次出手,将向世界证明中海油在探索国际金融市场及把握中美关系问题上达到了怎样的深度。

    6月22日晚,中海油漫长的董事会临近午夜方结束。随后,傅成玉通过电话向优尼科董事长查尔斯·威廉姆森(Charles Williamson)口头报价。5小时后,中海油通过传真正式向优尼科发出185亿美元(加5亿美元违约补偿金)的收购要约,相当于每股67美元,比雪佛龙的报价每股多5美元。

    意识到华盛顿存在的政治和政策障碍,当然还要加上贸易摩擦带来的额外压力,中海油开始组建庞大的公关、游说和顾问团队,希望能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包括首席财务官杨华在内的数位高管也奔赴美国,与优尼科高层进行“磨合”。

    代表中海油进行牵头游说的是与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有深厚关联的达拉斯律师事务所Aki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此外,中海油还聘请了得克萨斯州的公共战略公司(Public Strategies Inc.)负责沟通事宜,以及专事并购事务的博伟集团(Brunswick Group)提供财务咨询和公关服务。中海油的独立董事聘请的顾问则包括投资银行洛希尔公司(N.M. Rothschild & Sons)、咨询公司CRA国际以及美国最大的律师行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 Meagher & Flom)。

    一般中国大型国企海外上市前进行路演,仅随行的翻译就要单独成立一个团。但中海油几乎没有使用翻译,傅成玉以及他的搭档、中海油CFO杨华的英文表达都极为流畅,路演到各地都会与当地的基金经理形成非常好的互动,以至于当时一个玩笑是:因为中海油的高层说英语,股价就能提高一块钱。这样的团队,加上庞大的外援团,足以令傅成玉底气十足。

    尽管收购意向早已为世人所知,但随着收购要约的正式发出,美国社会政商两界乃至民间的反响仍然一浪高过一浪。中海油的游说、宣传和公关攻势也在第一时间开始启动。

    从发出收购要约之后的二十天内,傅成玉亲自接受了《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多家海外媒体的专访,解释中海油收购的商业动机和优越性,“他相信舆论在收购中的商业价值,”肖宗伟说,“在同《纽约时报》的记者沟通后,他们部分地改变了对交易的看法”。

    作为整个舆论攻势的协调人,肖宗伟为他的老板设计了所有这些采访。他坚持要傅成玉分别接受各媒体的专访,尽管这意味着要多次重复说同样的话。他相信专访更具有针对性,并且效果也比记者招待会好得多。另外,肖宗伟将大多数采访都安排为电话上进行,他解释说自己担心当面采访时,海外记者如果提出唐突的问题,会破坏采访的气氛。

    专业从事并购业务公关咨询的博伟集团则准备了透明而完备的中海油财务数据,通过媒体向美国社会宣传收购的纯粹商业目的。“在收购业务的基本事实层面,中美双方都对彼此缺乏了解,”博伟负责此次收购的蒂姆·佩恩说,“我们的职责就是在这些方面帮助他们沟通。”

    在对于中海油进行此项交易的质疑中,有一部分指向其经济合理性——为什么要100%收购优尼科的股权?中海油是否有能力吃下优尼科?《华尔街日报》2005年6月25日的文章认为中海油出价过高,其为收购而进行的融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