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节 永远绷紧危机这根弦(2/2)



    所有这些危机都是在人们事先毫无警觉的情况下发生的,当人们知道的时候,危机已经侵入了它要危害的机体——政府、企业和个人,而且还在迅速地吞噬他们生存的机会。

    能有什么比威胁生存更可怕的吗?正是因为危机有很大的危害,每当谈及华为的管理时,任正非总是说“活下去才行”。每年华为都把“活下去”作为部门管理人员日常危机管理的前提;把“活下去”作为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目标——这也是任正非总裁对每个华为人的要求,他经常说:“我们今年可能活不成了,对手的研发队伍可能已经掌握了比我们更好的技术;对手的新产品可能已经在发往商家的途中了;对手的销售队伍可能已经和我们的老客户在商议挤掉我们的产品……,你们必须要这样想,时时刻刻要这样想,只有这样想,你们才会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了。”

    不仅是华为,任何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都会把危机感作为生存的第一意识。因为竞争太激烈了,环境变化太快了,消费者愈加地注重自己所获得的权利了,如果你还想看到明天的太阳,就不得不这样做。

    国人大多数是在经历了2003年SARS后,才真切地感受到政府也同样面临着不可预知的危机。

    “SARS”疫情的凶猛促使我们静下心来梳理近年来爆发的社会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9·11事件、日本阪神大地震、莫斯科轴承厂剧院劫持人质事件、北京沙尘暴、长江洪灾、“5·7”空难、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一起起恐怖事件……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社会危机,不禁让我们每一个人惊呼:这个世界怎么了?

    与企业一样,一个成功运转的政府也要时刻拥有危机意识。美国无论在科技能力,还是在经济实力上,在世界上都无疑是最强大的,但是我们常常发现,美国人总是不断强调自己在某某方面又落后了,强调又遇到什么威胁,不断发表警告性文章,如《幸福》杂志就曾分析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说它因为机器设备老化,劳动力成本高等原因,使得美国的产品竞争不过日本、德国的产品,结果很多美国的本土资本家不愿在国内投资,把钱花到国外去,于是形成了老化的机器越发不能更新换代的恶性循环。《幸福》杂志于是惊呼,美国正在发生“空心病”,如果再找不到有效的措施,就有沦为二等强国的危险。美国的古德基金会也曾大声疾呼:“美国是敢做敢为地去占领新技术革命前沿,还是心甘情愿地维持旧有阵地而眼看日本人表演、欧洲人复兴?现在是该做出回答的时候了。”

    毫无疑问,在美国短暂的发展历史上,它的这种危机意识无疑为它的强大埋下了伏笔。

    这种有益的危机意识不仅仅体现在强大的美国身上,西欧的一些国家同样具有深刻的危机感。他们惊呼西欧到处是后退的潮水,并且提出了很多具有警报性的报告,这些呼吁加剧了人们的危机感,于是欧洲国家纷纷成立“欧洲风险资本协会”、“技术风险公司”。并协调各国的高技术研究工作,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摆出了重振昔日雄风,在世界舞台上再决雌雄的架势。除了欧洲以外,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也深深懂得自己缺少资源的薄弱性。可以说日本是危机感最强烈的国家,这也正是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在竞争中不断取胜的因素。他们把技术和贸易的争夺称为“智战”、“商战”,象真正打仗一样,用破釜沉舟、鱼死网破的气势去拼搏。例如,日本精工商社即使在自己领先的情况下也不放松研究对手。它给科技情报部门规定的任务,就是要如实反映情况,要制造危机感、使整个组织在危机中就象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钟表。

    上面我们一直在讲危机意识对组织的重要性,其实,拥有危机意识对个人同样重要。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有危机意识,在心理上及实际行动上有所准备,好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没有准备,不要谈应变,光是心理受到的冲击就会让你手足无措。有危机意识,或许不能把问题消弥,但却能够把损害降低,为自己找到生路。

    中国有句格言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在本书中,就是要有“危机意识”。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观点已经非常明确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出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必会遭到不可测的横逆。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用大量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