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安全管理无小事(4)(2/2)

认为软环境——金融、保险、物流等,也包括政府服务——就“差了许多”,让人感觉在中国内地办企业“太累,无效劳动太多”。

    他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企业发工资、缴保险的成本。“我们在硅谷做这件事的全部运作成本只有25美元:美国银行下面有一个叫ADP的专业服务公司,你和它签个合同把发工资的事交给它就行了。美国的工资结构比中国这边复杂得多,它会帮你把该交的交,该发的发,包括各种税费各种保险都给你处理得好好的。你每个月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通知它工资额有没有改动,如果接不到你的通知,ADP会在最后期限打个电话再确认。一个电话10秒钟,一切都搞定。但在中国内地就没这么轻松了。缴纳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金,得派一个专人跑政府相关部门,为一件事跑好几个来回是常有的事,而且经常莫名其妙地交滞纳金。我经常想,为什么就不能有人来做这些‘软的事情’,让企业专心经营?我们办企业,每一分钱都要花在研发上,算得非常细。从美国过来,就是看好这里的劳动力成本低,但如果社会成本居高不下,其他优势会被抵消的。”

    第二个例子是软件出口退税的事。去年初国家某部委就软件出口的具体办法发了一个红头文件,大家都很重视,省里、市里和软件园层层转发。我立刻指定秘书办这件事,小伙子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办事认真,从区里问到市里又问到省里,最后往省经贸委的一个数据处理中心交了2800元钱,说是上网登记费用。但是到今天为止已经过去了一年,出口退税这件事也没办成,2800元白交。后来才知道此事在我国海关现有的对软件出口认定的条件下还行不通。既然行不通,为什么还叫企业办?我们一个高材生跑了整整两个月!你说这是多大的浪费?

    上述两件事所反映的问题并不全都是当地政府的错,而南京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决心和成就在全国都是有名的(深圳的媒体曾在“走出深圳看全国”的栏目中专文提出向南京市政府学习),可以想见其它各地政府的情形。

    老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将治理比作烹调小鱼一样,只能将调味、火候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躁,不躁动;这样煮出的东西,色鲜味美;如火候不对,调味不对,心烦躁,下锅后急于翻动,东一下,西一下最后煮出的东西“一包糟”,色、香、味什么都没有了,肉也碎了。可见,细微之处方见真功夫。

    细节考量着每一个政府公务员的素质,考量着每一个政府公务员的服务水平,细节造就现代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