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立命于原则(1/2)

    曾经读过一篇采访录,被采访者是一位在越南战争中被俘的美国将军,当时他是美军被俘最高级别的军官,在集中营中的几年里,几乎每天都受到特别的“招待”。当战争终于结束后,他拖着一条被打残废的腿和满身的伤痕与疾病回到美国。在被伤病折磨20年后,记者采访他时,他仍不愿回顾那段非人的日子。最后记者问他:“什么样的人能够在集中营中活下来?是不是最积极,最乐观的人?”老将军沉默了片刻,出乎记者意料,说道:“不,最积极最乐观的人往往最先死去。”



    将军继续说:“那些最积极最乐观的人,他们会到处给别人打气,他们甚至吹着小调,用轻松的语气说:‘嘿,感恩节之前我们就可以回去了!回家吃香喷喷的火鸡!’结果感恩节过去了,我们还在集中营里。乐观主义者沉默了几天,又会兴高采烈地到处说:‘嘿,圣诞节之前我们就可以回去了!到教堂去听福音!’但是圣诞节过去了,新年过去了,一个又一个的节日过去了,回去的希望遥遥无期,乐观主义者变得越来越瘦弱,起来越沉默,还没等到最后的自由,他们就凄惨地死在集中营里。”



    记者接着问:“那什么样的人生存能力最强呢?”将军说:“像我这样的人,悲观主义者。”他接着说:“我们这样的人,知道自由不会那么快到来,能够活着就感到满足。我们没有期待,所以没有失望。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折磨,我们只要求还活着,所以我们能最终等到自由。”



    将军的话与我们的预期相差太远,因为悲观者似乎在现实中是很不欢迎,下场最糟糕的一类人。其实,将军是针对记者的提问,故意使用了一个极端的词语来描绘集中营中那种惨无人道的生存状况。但是将军道出一个真谛:一个单纯的乐观主义者,往往低估了现实的残酷,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或许在开始阶段他们的表现是优秀的,但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然而,我们也很难相信,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是否真的有勇气、有毅力熬到黎明,是否可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立命于原则



    一个人,是乐观还是悲观,似乎是天生而定,属于个性的一个部分。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知什么话不该说,但还是忍不住说了;明知什么事做了上司或老板会不高兴,但在一气之下还是做了。事后只有归咎于个性,然后自嘲地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我要是不这样说不这样做,那就不是我了。更有升级版,就是把个性当做原则,在职场不如意,还说我不能放弃我的原则,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推崇以原则为中心的人生,能够“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样有气节的人,也为我所敬仰。但我们要知道,“个性”与“原则”,是不可以乱用的,更不可以拿来做我们的挡箭牌。



    小王在一个颇具规模的私营企业做经理,能力不错,业绩也很好,只是他个性颇强,常常出口伤人。不论对像是谁,只要他觉得不对,便给以颜色,最终他的同事及上司都无法忍受。老板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