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不能强迫自己去竞争(1/2)

    心理的失衡

    一个经理人的自述:这些天竟然从早上起床开始就想着要睡觉了,然后盘算着什么时候睡觉比较划算,算来算去,时间在充盈睡意的疯狂工作中过去,每天熬到深夜,想着终于可以睡觉了,可是躺在床上又睡不着了。想到成功是和人的意志力有直接联系的,我要做的是,在白天的时候,从起床的那一刻起,就强迫自己认为自己精力是绝对旺盛的,就强迫自己去想着再过5分钟我就去公司空地上跑十圈,然后强迫、强迫……不这样,将失去竞争力。可是结果什么事情都做得不如意。这样下去,担心自己被淘汰,担心别人超过自己。始终想做得最好,证明自己的能力是最棒的,可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内心的焦虑感却把生活的快乐驱走了。

    回归的站台

    工作,最终无不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但人们往往却因为工作,或者说只是为了提升、为了加薪,强迫自己去竞争,以为只有抛开一切、拼命工作,才能挣到足够多的钱,只有拥有了足够多的钱,才能够保证生活的幸福与体面。结果却发现,投入的成本大,失去的反而很多,包括和爱人的缠绵,和朋友的见面,运动旅游的安排,读书看报的时间......你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执著,竟然距离幸福越遥远。

    显然这是一个悖论,因为幸福跟所有的量化指标并不相关。

    李白伴着"花间一壶酒"吟咏"明月清风,不需一文买得",就是一种自然从容的境界,惟其自然从容,所以李白一生潇洒快活,号称诗仙。其实在现在,这依然是一种我们需要的生活境界,只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有这种境界的人太少了。

    十八世纪的法国,有一位叫丹尼斯·狄德罗的哲学家,经历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位朋友送给他一件精美华贵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便穿着它在书房里走来走去,突然间觉得书房里陈旧的家具无论如何也配不上这件睡袍,于是他迅速做了一个决定。很快,他更新了这些旧家具,书房终于配上了睡袍的档次,他也终于可以穿着华丽的睡袍坐在美仑美奂的书房里了。

    理应感到心满意足的狄德罗,后来却感到越来越不对劲,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他把这种被物质胁迫的感觉写成文章,题目就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二百年以后,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受此启发,写了一本书《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指的就是新睡袍导致新书房的攀升消费模式。她坚信这种"消费的热病"完全背离了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作为对物欲横流的一种反叛,她提出淡化竞争的观念,一时间在欧美应者如云,吸引了许多对"什么都不想落下,结果反而被搞得精疲力尽"生活方式深恶痛绝的人们的身体力行。

    确实,你有什么样的**,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甚至命运。没有人可以无欲无求,所以我们总是需要一些智慧,毕竟自然界的法则是顺其自然。而简简单单的生活中,必然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