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培养影响力(1/2)

    领袖良好的道德、品行、作风会对组织文化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具备丰富的情感、正直、勇敢、对工作满腔热忱、对组织其他成员关怀备至,用行为给其他成员提供一种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领袖自然会富有影响力。一个工作群体的管理者要将他们的决策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单凭合法权力是不够的,因为,即使管理者是有“专长权力”、职位权力,而没有感情的影响力的人,仍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者的作用。管理者要想使下属心悦诚服,为其所用,要使下属不仅工作上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更要在感情上能与管理者心心相印,忧乐与共,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影响力,也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胆识过人

    耶鲁告诉我们:杰出的领袖永远狂热地献身于工作,他们持努力不懈的态度。他们绝不会为了满足私欲去讨好周遭每一个人。相反地,这些人有胆识做一些棘手的决定,包括有魄力地开除一无是处的组织成员。

    英国政治家格莱斯顿曾说过:“一个伟大的首相必须是名出色的屠夫。”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是近年来惟一有胆识开除人的总统,他在自己所组的内阁里,表现了杰出的领导能力。

    勇敢不单是在率领广大的民众、面对公司的员工、面对全体选民时表现出来,而且在面对自己的内部小团体、面对自己的内阁、面对公司里面亲近的管理阶层人士时,也要表现出这种胆识与机智。优秀的领袖应该胆识过人,秉性果断,解决问题迅速有效。

    ◎正直的人格

    1971年,25岁的克林顿信步走进耶鲁法学院,此前他曾经过反战的锻炼和牛津浓厚的学术气息的熏陶。他的见解独到,并不为主流和权威所动。他能从教授的讲解中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是学术观点,哪些是政治主张。其间,他的证词阻止了他的导师罗伯特·博克成为最高法院**官一案能最有力地说明他的这种“正直清醒”的品质。

    罗伯特·博克是全美著名的法学家,克林顿在耶鲁时的宪法课教师,其政治倾向极端保守。克林顿这个自称“年轻的自由派”显然在政治上的主张与其导师大相径庭。而宪法课的主要内容大多以国家权力和人权及其两者的关系为主线,因而在论及宪法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要夹杂着导师个人的政治主张。

    绝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为博克的精深的法学思想、严密的逻辑和渊博的知识所倾倒。在接受他学术思想的同时也一股脑儿地把他的政治主张全盘“拿来”。但克林顿在辅导课上却经常与博克争论,阐明自己的不同见解。克林顿对朋友谈及博克时说,在宪法课结束时,他可能是班里惟一没有被博克征服的人。

    1987年,博克被里根总统提名为最高法院**官的人选。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博克的学术地位无可辩驳,但他在回答与政治倾向有关的问题时故意隐瞒了自己的观点。于是,正义感驱使克林顿义不容辞地站出来作证,向全国人民说明他本来的政治倾向。他向参议院司法委员会提交了一份证词,其中列举了博克裁决的两个案件,以说明他的“保守”主张。他的证词最终导致了博克未能被任命。

    如果博克被任命,根据美国的法律,他将成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终身法官。但关键并不在于他的任期,而是他的政治倾向将影响到美国最高法院对与人权相关的案件、各州之间的案件和美国政府的案件等的审理结果。进而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权的行使会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