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巴顿将军的头盔(1/2)

    巴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位著名的美国将军。他作战勇猛,性情幽默,即使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浑身也洋溢着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较晚。美国刚参战的时候,一些新入伍的年轻士兵由于缺乏作战经验,加之当时德军在北非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且被渲染得神乎其神,因此,美军的士气比较低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敌怯战心理,个别人甚至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

    就在这种情况下,巴顿将军搞了一次奇特的阅兵式。当巴顿将军出现在检阅台上的时候,士兵们惊奇地发现,深受他们爱戴的巴顿将军头上竟戴着一顶德国将军的头盔,群情顿时沸腾起来了。

    巴顿将军从容而坚定地对士兵们说:“我头上戴的头盔,是刚从德国将军那里缴获来的!这足以说明,德**队根本不是不可战胜的!”

    阅兵场上一片欢呼。

    巴顿将军继续诙谐地笑着说:“我要戴着这个头盔,一直打到柏林!”

    欢呼声像大海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士兵畏敌怯战的情绪顿时一扫而光。

    当然,巴顿将军并未将这顶德国将军的头盔继续戴下去。在以后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他戴的一直是自己的头盔。不过,他别出心裁地将军衔的二颗将星标在头盔上。

    他的这种做法,在军部引起了各种不同的反映。

    有个老资格的上校说:“将军阁下,你难道不怕德国人认识你吗?难道你的头盔是打不穿的吗?”

    “我的头盔当然不是打不穿的。”巴顿将军坦然自若地说,“不过,作为一个将军,是敌人看见我的机会多呢?还是我们的士兵看见我的机会多呢?”

    上校还是不理解地摇摇头。于是,巴顿将军就带着他下部队去巡视。每到一处,士兵们只要看见巴顿将军的头盔就欢呼起来。这时巴顿又对上校说:“你在部队时间比我久,为什么士兵能一眼认出我,而认不出你呢?”

    上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巴顿将军与士兵们非常融洽的官兵关系,感受到头盔使巴顿将军大无畏的乐观主义形象更加深刻地印在了士兵们的心中,终于心悦诚服了。

    没有胆量、魄力的领导,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领导,就根本不是好领导。正如拿破仑所说:“一头雄狮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

    非凡常在眼前

    杜顺和尚晚年的时候,有位跟随他多年的弟子前来告假,说要去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杜顺听后,微笑着准了假。

    弟子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五台山脚下。他向一位老者问道:“我要去朝拜文殊菩萨,请告诉我应该怎么走?”

    老者耐心地告诉他:“文殊菩萨不是住在五台山,而是住在终南山,也就是那里的杜顺和尚啊!”

    弟子听后大吃一惊,因为杜顺和尚正是自己的师傅。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错把非凡的师父当成了平凡的师父。

    于是,他又日夜兼程地赶回终南山,遗憾的是杜顺和尚已经坐化了。他放声大哭,后悔莫及,就连见自己师傅最后一面的机会也没有了。

    非凡者与平凡者在平时是很难完全辨别清楚的。非凡者的日常生活也并不都是可歌可泣的,与平凡者的日常生活差不太多,一样地行走、坐卧、吃饭、睡觉等等。然而非凡者的日常生活,又多同可歌可泣的事迹相联系,其各种各样的非凡就隐藏在平凡的生活琐事之中。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任何平凡之中都有非凡之处,难就难在从众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非凡。最美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