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一生只做一件事 > 把人才用在“刀刃”上??

把人才用在“刀刃”上??(1/2)

    8把人才用在“刀刃”上  一个企业的用人观,就决定了它的前途和命运。  ——比尔·盖茨     在1981年的时候,比尔·盖茨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决定进军应用软件这个领域。并决定把微软公司变成为不仅开发软件,而且让微软成为一个具有零售营销能力的公司。他打算一边从事产品生产,一边从事产品销售,全面投人市场竞争。  而让比尔·盖茨深感头痛的是:自己对市场营销一窍不通。  当时的微软在软件设计方面的人才高手云集,而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没有营销方面的人才,微软要想进入市场就成了纸上谈兵。  为了找到了这样的人才,比尔·盖茨派人四处打听八方网罗。最后,从肥皂大王尼多格拉公司挖来了一个大人物,公司的营销副总裁罗兰德·汉森。  虽然汉森对软件方面可以说是完全的“大老外”,然而他对市场营销却有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盖茨要汉森负责微软公司的广告、公关和产品服务,以及产品的宣传与推销,任命他一上任就当营销方面副总裁。  “品牌会产生光环效应。只有让人们对品牌产生联想,产品才会更容易被接受,”当你用这个品牌推出新产品时,依靠品牌的荣光,它会更容易站住脚,更容易受欢迎。汉森给这群只懂软件不懂市场的“市盲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启蒙教育,在汉森的带动之下,微软公司决定,从今以后所有的微软产品都要以“微软”为商标,所有微软公司不同类型的产品,都打出“微软”品牌。  不久以后,这一品牌在美国、欧洲及至全球,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这样以来,市场销路,才算是完满解决。随着市场的日益扩大,尤其是海外市场的开发,微软公司的经营范围日益增大,公司第一任总裁吉姆斯·汤恩显得江郎才尽,明显不适应形式的发展。年近半百的汤恩,采用的正规企业古典规范方式进行企业管理的方式与当时的实际状况相差甚远。微软公司的成员都比较年轻,连董事长比尔·盖茨才20多岁,公司具有无拘无束,自由浪漫,又充满创造精神的气氛。汤恩那种古板的管理方式无疑不受欢迎。所以,他主动提出辞掉总裁的职务。  盖茨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找到了坦迪电脑公司的总裁谢利,直截了当地要他到微软公司接受总裁的职务。  作为坦迪电脑公司总裁的谢利,和盖茨早就是相识了,对微软的历史、人事工作作风了如指掌。尽管知道盖茨个性鲜明且难以共事,但同时他也知道盖茨很平易近人,信任自己,所以爽快地答应了盖茨。  谢利刚一上任,就对微软公司的人事大刀阔斧地重新调整了一遍。他把鲍默尔提升为负责市场业务的副总裁,把事物用品供应商更换了,削减了20%的日常费用。微软在谢利的管理下,开始飞速发展。  1983年,为了抢在可视公司之前开发出具有图形界面功能的软件,占领应用软件市场,微软开始了“视窗”项目,并宣布在1984年底交货。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直到1984年8月,“视窗”软件还没有开发出来,以致新闻界把“泡泡软件”的头衔“赠给”了视窗。正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谢利经过了仔细地调查,发现了存在的根源,除去技术上的难度以外,开发视窗的组织和管理相当混乱。谢利马上动手,进行全面整顿,把研究机构分成几个部分,指定专人负责;更换了视窗的产品经理,把程序设计的高手康森调入研究小组,负责图形界面的具体设计,盖茨则集中力量研究视窗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经过谢利这一番布置,视窗开发立见奇效,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速度相当快。谢利的杰出管理才能令盖茨欣喜若狂。  1985年临近新年的时候,微软向视窗推出视窗1.0对版,随后是视窗3.0对版,把比尔·盖茨要啃一口“苹果尝尝到底是酸还是甜”的誓言,变成了现实。  汉森和谢利在微软向正规化公司发展的路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比尔·盖茨在关键时刻用人得当,使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不仅使处在危机时刻的微软得到了挽救,同时也使微软公司的实力和声誉得到了空前的扩充。  点滴智慧给人才一个舞台,让其发挥才能,是有眼光的企业家必做的事。〖HJ〗



    9淘自己的金     挖掘自己,发挥自己的能量。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说:我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挖掘了自己潜在的能量。  W·翟莫西·盖尔卫的经历也充分的证明了比尔·盖茨所说的话。  有一天,W·翟莫西·盖尔卫一人驱车穿过缅因州无边的森林地带。他的车轮突然打滑,车子撞进了路旁的雪堆。20分钟过去了,盖尔卫没有看到一辆车路经此地。看来呆在车里等着是毫无指望了。他认为最好的出路是步行去求援。于是,他身穿便服和一件运动衫,开始向来路跑去。稀薄、寒冷的空气,使他几分钟之后便气喘吁吁了。一阵疲乏感袭来,他觉得浑身麻木,接着是令人瘫软的恐惧。“我会死在这冰天雪地之中的!”他意识到。  盖尔卫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由于他承认了现实,他的恐惧发生了短路,他对自己说:“如果我真的要死了,光发愁也无济于事。”这时,他突然觉察到,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美丽:寂静的夜、闪烁的星星、被雪景衬托得格外分明的树木。盖尔卫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渐渐地恢复了体力。于是,他一口气跑了40分钟,终于找到了一户友善的人家。  比尔·盖茨说:每个人都储藏着巨大的能量,一个善于挖掘自己的人会战胜面对的困难,走出困境。  盖尔卫没有想象到,他突然之间显示出的奇怪的内部能量,竟会成为他后来所从事的事业的基础,并由此创造了他所谓的“内心竞赛”的理论。他作为一名运动员和一位教师的多年实践之后,盖尔卫认识到,在那个严寒的夜晚使他得救的正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巨大的潜能,问题在于人们是否肯使用它。  在过去的10年中,他已经把这种见解变成了几乎能使所有的努力超完善的原则。并且,他通过在讲习会上宣讲、在电视上露面,以及在他的广为畅销的《网球运动员的内心竞赛》等著作中,向人们介绍了这些原则。  盖尔卫是在网球场上逐渐形成他的基本概念的。他以前曾是哈佛大学网球队的队长,在海军服役4年后,开始从事教育事业。他所在的学校的网球俱乐部缺少有资格的教练,他就又作为专业人员重新回到了网球场上。在寻求提高球技的过程中,他逐渐地觉察到,当他打球的时候,脑子里好像正进行一场持续不断的实况转播——接着来,回拍再早点……来的又是一个反手球,和上次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