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没有下一次(2/2)

没有下一次,如果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仍抱持着这种工作态度,肯定还是没有下一次!A、B、C三家软件公司同时瞄准了一家大客户,谁若是赢得了这家客户,不仅意味着500万的大订单,未来还有可能获得再销售机会。于是,三家公司展开了激烈角逐,从产品演示、需求分析、提供解决方案,到价格比拼、售后服务承诺等,三家公司各有优势,互不相让,搞得那个客户犯晕了,不知到底该选择哪家公司的产品,最后客户想了一个绝招。在一个周末晚十二时,该客户突然打电话给三家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希望他们在一小时之内赶到客户公司,再给他们做一次产品演示。A公司项目负责人接到电话后,深感蹊跷,心想:“这个客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深更半夜要看产品演示,会不会是另有企图?不管怎样,客户提出了要求,总有他的理由,还是应尽力去满足。”于是,他赶回公司带上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叫了一辆出租车,又匆匆向客户公司奔去……B公司项目负责人听到客户的这一要求后,心中大为不悦,问客户为何这么晚要看产品演示,是否能改在明日白天,客户回答的很肯定“不能!”,B公司项目负责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极不情愿地对客户说:“那好吧,我会尽快赶到。”  然后,磨磨蹭蹭地换上衣服,带上笔记本电脑,驾着车向客户公司开去……C公司项目负责人一听客户这一要求,立即客气地加以拒绝,并谎称自己身体不舒服,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下面的事态发展不用说,大家一定猜到哪家公司被客户相中了吧。对,就是A公司!虽然三家公司在规模、实力、产品性能、价格、服务承诺等硬指标上,不相上下,难分伯仲,但在软指标上却分出了高下。实际上,客户购买产品,尤其是上一套软件系统,项目成败与否,人的因素占了主导作用。如果项目负责人责任心不强,不能以客户为中心,不能视客户的需要为最大需要,不能满腔热诚地服务于客户。很难想像,当客户真的有困难,产品真的出现故障,需要帮助时,他能毫无怨言,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客户排忧解难。B公司与C公司在这方面显然做得不够好,与客户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它们的出局没有什么可遗憾的。那么,这两家公司还有扳回败局的下一次吗?恐怕客户不会给它们第二次机会,也就是说,要挽回此客户,它们根本没有下一次!做不好,就该淘汰,就该品尝颗粒无收的滋味,客户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教育企业的。“客户是选民,客户的钞票是选票”很好地诠释了个中道理。诺基亚与爱立信曾是一对势均力敌的死对头,诺基亚的热气球整天在斯德哥尔摩的上空盘旋,而爱立信则将自己的大名涂满了赫尔辛基的广告牌。  但因2000年爱立信公司出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这一竞争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诺基亚利用爱立信的错误,乘势从爱立信手中争夺用户,抢占市场,不仅巩固了其作为欧洲首屈一指科技公司的地位,还迅速提升了它在全球移动电话市场的占有率。许多时候,获胜是来自于对手的失误。对手失误越多,丢分越多,你获胜的机率就越大,当对手在关键的地方出现失误时,你获胜的机会就来了,打击对手的空挡,乘胜追击,就能将对手一举挫败,赢得胜利。反过来,为了保住自身的胜利,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绝对不能失败!”,唯有此,胜利才会真正指向你。奥格·曼狄诺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中,对人生的成败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高山滑雪是人与环境,以及时间的竞赛,当我看到输赢之间只差极短的时间时,我就不禁摇头,同情那输家。第一名的时间是1分37秒22,第二名则是1分37秒25,也就是说,冠军与平庸之间,只差0.03秒,连眨眼的功夫都不够!”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或许那位选手过于紧张,枪声响起后,稍稍迟疑了0.03秒;或许那人求胜心切,快要抵达终点时,不慎摔倒而影响了比赛成绩;或许那人掉以轻心,认为这场比赛的冠军非他莫属,而未倾尽全力,使出最大能量……无论何种原因,无论他为这次比赛花费了多少时间和金钱,他现在只能屈居第二,只能躲在一旁暗自神伤,看着冠军享受掌声、鲜花和喝彩……对那位屈居后位的亚军而言,有没有下一次呢?也许有下一次,但下一次他一定比这一次做得更好吗?下一次他一定能赢得冠军吗?未必!因为指不定下一次比赛时,又有什么变故和难以预料的事件发生。何况下一次他的年龄大了,体能在下降,又有新的、更强大的对手出现,他未必能保持并提升原来的纪录。可见,寄希望于下一次,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根本不牢靠,也不可信。  “下一次”是个完全不确定的东西。即便目标和任务相同,你做事的水平和能力提高了,还有许多不确定和难以控制的因素会影响你顺利达成目标,譬如:时间——情境——工作伙伴——竞争对手——自我心境、状态——评判标准(指标)等,你又怎能确保下一次一定能做好,一定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把握每一次机会,做好当下每件事,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总是想着还有下一次、再下一次,而对当下的工作漫不经心,得过且过,不以十二分的热诚,全力以赴,认真踏实地去完成,“下一次”永远只是自我安慰的阿Q之词。海军陆战队员的脑海中只有“这一次”,没有“下一次”!他们从来不敢抱着侥幸心理,掉以轻心,也不会天真地期望奇迹在下一次出现。他们清楚,没有这一次,就没有下一次,这一次不能获胜,就会死在敌人的枪炮和屠刀下,根本没有下一次可言。认真专注于这一次,把这一仗打好,把这一个山头拿下,才是当下最重要、最现实的任务,才能有下一阶段的胜利,以至最终的胜利。他们把每一次出征、每一项任务、每一个战役都看得极为重要,都看成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并将其视为生命中最后一件事,认真、热诚、毫不马虎地完成。查尔斯.史温道尔(Charles Swindoll)说:“态度比你的过去、教育、金钱、环境更重要;态度甚至比你的外表、天赋和技能也更重要,可以建立或毁灭一家公司。”其实,从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和对胜败的看法,就可预测其成功的指数。大凡一流人才第一次出手就有赢的准备和打算,每次出手不是给自己练习的机会,而是完成使命必达的任务,他们每次亮相都如此精彩耀目、光芒四射;二流人才永远相信学校有义务教他,企业有责任栽培他,误认为每一次行动都是在实习,做错了可以重来,以至于在胜与败之间游移,失败多于胜利,唏嘘多于掌声;三流人才总盼望自己交好运,希望不努力就能吃到“天上掉下的馅饼”,以至于每次出手都是一个糟糕的表现,成功与之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