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7篇 军争(1)(2/2)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要怎么做呢?

    用利益去诱惑敌人,让他的路途变得曲折艰难,延缓对手的行程,让自己虽然慢出发,却早到战场,这就是懂得迂直之计。

    以利诱敌而迂其途的利,未必是直接的物质利益;更重要的是诡道诈术,让对手以为有机可乘,因而堕我彀中而延缓行程。

    而为什么又要后人发先人至呢?

    先发先至当然更好,可以掌握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形成以逸待劳的优势。

    但如果情势不允许先发,而只能后发时,也要想办法拖住敌人的进程,不让敌人取得机先,先到先布局;使自己处于以劳趋战的劣势,以免没有开战就先输了一着。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

    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军争是为了利益,但也别忽略了军争的危机。

    举军而争利的利,有两个意义:

    (1)先到战地,以争取机先之利。

    (2)从敌人身上夺取任何有形无形之利。

    不管哪一种,若是全军出动去争,因为所有轻重装备、粮秣物资一起跟着走,就会来不及,很可能就先人发,后人至,亏可就大了。

    若是把重装备放下,只带轻骑去争利呢?则重装备很可能因无重兵保护,被敌人掠夺,这一来,利没争到先失利。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若是让士卒把身上的重负如盔甲卸下,日夜不休息,加倍速度赶路,日行百里去争利,则会有将领被擒杀的风险。

    古代的军队,日行三十里是最高上限,也是比较不会影响战力的最大行程;若是日行五十里,就是倍道(加倍行军速度);若日行一百里,则人困马乏,战力当然大减。一旦开战,所有将领、士卒就有败亡的危机。

    若是勇健士卒先发,疲弱者后走呢!就可能只有十分之一能到战地,这一来,整体战力大减,万一敌人来攻,危险就来了!

    若是日行五十里去争利,则先头部队将有受挫的危机;这种行军方法,只有半数人能及时赶得到战场。

    若是日行三十军去争利,则会有三分之二的士卒可及时赶到。

    百里争利也好,五十里争利也罢,甚至日行三十里争利,也都会有危机。为了赶行程,不但士卒容易疲惫,防守出现漏洞,戒心也会降低;辎重丢失,粮食被劫,补给断线,一旦出现了这三项基本条件的大缺口,败仗覆亡的日子就不会太远了。

    两军交战之前,先到战地者居优势,所以,在千里会战之前,基本上,要想办法为自己争取有利的时间点。积极方面,要能以利诱敌,迂敌之途,尽量延缓对手的行程,让他以劳对逸;消极方面,在己方的行军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度急行军的疏失,以免战地未到,仗还没打,战力先折损,开战之前就居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