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2篇 作战(2)(1/2)

    掌握战略制高点 李世民轻取天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自杨玄感首先发难起兵后,各路英雄豪杰纷起。

    炀帝大业十三年,李世民说动时任太原留守的老爸李渊,在太原起事。

    这时候,造反的兵马已经有数十起,有的拥兵称霸,有的据地称王,大家砍杀成一团,彼此之间,互有消长。

    只有李世民慧眼独具,把目光指向首都长安。

    理由很简单:

    (1)炀帝人在江南,这时打长安,不必和君王面对面,省掉不少以下犯上的伦理压力。

    (2)长安地形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若能据有长安,进可攻,退可守,可先立于不败之地。

    (3)炀帝已没人当回事,但长安还有太子留守,仍是形式上的权力中枢,可以此得“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便。

    所以,在进兵长安的过程中,虽有隋将宋老生、屈突通的阻击,甚至途中还遇大雨被迫滞留,李渊吓得想退回山西老巢,以及可能与最有实力的李密产生冲突等问题,都被李世民一一化解。

    几个月后,李世民拿下了长安。第二年即迫使隋恭帝退位,把李渊拱上了宝座,成了形式上的天下之主。由于快速地占据了战术及战略的制高点,李世民逐一削灭群雄,稳定了大唐江山。

    李世民成功的关键在于直取长安的最高战略决策。事实上,在他拿下长安后,各路英雄还在互相攻伐;打了半天,“好汉”越来越少,留存的也越来越弱,等于自动帮大唐扫平障碍;最后“兵久而国不利”,全部被李世民轻松收拾掉。

    明白了兵久而国不利之害后,就要避免打仗、常打仗、打长仗;而避免的方法就是“诡道欺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达到“兵不顿,而利可全”的战争的最高境界。

    所以孙子强调“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可真是用心良苦了!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车食可足也。

    真正懂得用兵之道的人,兵役、劳役只微调一次,粮草补给不超过三次。

    古代人民除了向国家纳税外,每年还得替国家免费干活。当年隋炀帝开大运河,造龙舟,就是用的不给钱的劳工。由于劳役没完没了,把人民搞得苦不堪言。经常干白工也就罢了!要钱也需索无度;死要钱也就罢了,还要抓人去打仗;打仗也就罢了,又老打输;打输也就罢了,输了还打;这根本是把老百姓当蚂蚁踩。国家穷了,老百姓活不了,反正横竖是死,不如起来造反,说不定还有活命的机会。当老百姓拿命来玩的时候,通常也就是政权快完蛋,君主快玩完的时候了。

    有鉴于此,孙子才会强调:役不再籍,粮不三载,以免把老百姓搞死、搞火,把国家搞穷,搞垮;一旦老百姓火了,国家垮了,不但后勤没了,仗自然也就打不下去了;这当然有违用兵之道了!

    取用于国,就是在国内只取得基本需要后,因粮于敌。

    因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依靠、凭藉。因粮于敌就是:在敌国就地取食。这种做法的好处是:

    (1)减少国家的负担。

    (2)降低对后勤补给的依赖,以免贻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