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篇 计(5)(2/2)

略和战力,所以当他攻樊城时,知道留重兵于荆州,这是“实而备之”。吕蒙虽想攻取荆州,但知道关羽有所备之后,便“强而避之”,避免硬碰硬的不必要伤亡;等到关羽上当,由实而备之,变成虚而疏之时,吕蒙便以实击虚,把关羽彻底打垮了。

    怒而挠之,卑而骄之。

    怒在这里的意思是志骄气盛,自信满满的意思。

    挠原本的意思是弯曲,在这里的意思是扰乱、搅和。更精确一点地说,就是撩拨。

    怒而挠之的意思是,撩拨对手,让他暴跳如雷;让它变成情绪反应,失去理智。

    这种战术,最适用于性情刚戾的对手。这种性格的人最经不起激,一激就怒;一怒就会逞志快意:一逞志快意就会不顾本谋,终致大败亏输。

    以怒挠敌 刘邦取成皋

    楚汉相争时,彭越在梁地不断偷袭楚军,造成楚军不少伤亡;项羽火了,决定攻梁。临走前,把最重要的粮仓要地成皋托付给大司马曹咎,并千叮咛、万嘱咐:

    “一定要谨慎小心地守住成皋,若汉军前来征战,千万别理他,十五天内,我就可以平定梁地。到时候再把梁地交给你。”

    刘邦对成皋垂涎已久,项羽一走,立刻领兵来攻。一开始,曹咎还能坚守城池,不肯出战。汉军便在城下不断用脏话臭骂曹咎,一连骂了五六天,把曹咎搞得火冒三丈,气冲冲地杀出城来。

    曹咎本来就没啥大本事,又加上怒急攻心,只想泄私愤,根本忘记了原来的只守不攻的命令。结果一触即溃,汉军轻易拿下了成皋,曹咎羞愧自杀,但已无济于事;自成皋失守后,项羽便陷入了粮食不继的困境,亡征决矣!

    再换个角度看“怒而挠之”:挠之的先决条件是怒,对于性情不怒反而平和的人而言,这一招就不怎么管用了。

    尉缭子说:

    “宽不可激而怒。”

    意思是说,性情较平和的人,很难撩拨他,因为这种人不会上激将法的当。

    性宽不受激 司马懿退强敌

    三国时代,诸葛亮领兵伐魏,和魏国大将司马懿对上了。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用兵如神,正面对决,肯定占不了便宜;加上诸葛亮远道而来,粮草并不充裕,因为经不起持久战,所以,急于决战。

    知道自己的弱点和对手的罩门,司马懿决定来个相应不理;任凭蜀军如何叫阵,他硬是不出兵。诸葛亮急了,派人在城下破口大骂司马懿,司马懿还是不为所动。诸葛亮没办法了,派人送了一堆女人的衣服和胭脂给司马懿,意思是说:

    “你司马懿不敢和我决战,是穿裙子的娘儿们,不是穿裤子的男子汉!”

    面对诸葛亮一波接一波的撩拨与激将,司马懿就是能憋住不动怒;这一下,连诸葛亮也没辙。眼看着粮食将尽,只好收兵打道回府,白忙了一场。

    卑而骄之,简单讲就是装孬欺敌,让对手因轻敌而无备于我,再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而取之。

    骄兵之所以易败,关键在于:因为看不起对手,便不会尽实力打;老以为用指头就可以撂倒对手的拳头;等到被拳头撂中要害,战力已失时,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