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圆心和圆周(2/2)

计地与它抗衡。在我们心悦诚服之前,我们的脑海里早已有这样一种定论,外在世界是由“梦幻的物质”构成。通俗哲学这种荒谬绝伦的意识观与物质观,在伦理道德观念上产生了致命的后果。这一切以及这种哲学在万物本原问题上极端的教条主义,曾使我一度陷入唯物论。这种唯物论对于年轻肤浅的心灵是富有诱惑力的体系。它允许信徒谈论,却“豁免”了其思索权。

    我以为人是志存高远的存在,他“前见古人,后观来者”,他的思想徜徉于永恒之中,与倏忽无常、瞬息即逝无缘。他无法想像万物的湮灭;他只在“未来”与“过去”中存在。无论他真正的、最终的归宿如何,在他心中永远存在着一个精灵,与虚无、死亡为敌。这是一切生命、一切存在的特征。

    每一个生命与存在既是圆心,同时又是圆周。既是万物所指向的点,又是包含万物的线。这种观念为唯物论及通俗哲学的物质观、意识观所不容,然而它与智力体系却是相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