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节 中国传统的儒家智慧(1)(1/2)

    人的能耐,并非与生俱来。一个人能耐的大小,首先跟他所经受的历练有关系,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无论他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其所具有的能耐理所当然地具有中国式特征。面对同样的问题,中国人往往有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思路。有时候,中国人解决问题的能耐和手段让外国人都觉得匪夷所思。那么,我们的这些能耐究竟从何而来呢,它最初是如何形成,并一代代得以传承下来的呢?对这个问题,恐怕我们要到老祖宗那里寻找答案了。

    中国人能耐的肇端一直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其时正值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仍,时局动荡。在那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年代里,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要想苟全于乱世,乃至谋求更大的发展,实在需要超群的胆略和卓绝的智慧。于是在当时的中国,涌现了一大批见识出众的时代精英,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学派。精英们在各个诸侯国之间进行游说,希望君王们能采纳他们的学说,用以治国安邦、匡扶社稷。这些学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儒、道、墨、法、名、纵横、阴阳家等等,当时各种思潮竞相登场,堪称是我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这些学派的思想之所以能流行,其目的诚然是为了国君巩固自身的统治、进而成就治国平天下之大业;但在客观上,他们对后世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以及管理实践,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只要是中国人,无不从各家学说中汲取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可以说,中国人的能耐,跟我们祖先的思想启蒙是分不开的。

    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有儒、道、墨、名、法、兵诸家。其中,儒家源出于文士,墨家源出于小手工业者,道家源自于隐者,名家源自于辩者,法家多为贵胄之士,兵家多为行伍出身。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竞相开馆授徒,传授他们的专门才能或技艺,形成学派林立,各种思潮喧嚷纷呈的景象。

    由于诸家的来路不同,各自的价值取向自然也不尽相同。道家多偏重村社自治体利益,崇尚“绝圣弃智”、“清净无为”、“小国寡民”,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法家服务于王权利益,主张以武力平天下,以威权弹压民众,以法治国;墨家的主张是“强本节用”、“兼爱”、“非攻”,代表着贩夫走卒、劳苦大众的利益;儒家强调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

    秦汉以降,墨家的影响渐趋衰微,此后盛行于中华大地的,便多是儒、道、法三家的主张。中国人的能耐,也多源出于此三家的思想。因此在讨论正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古圣先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