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我们曾经指望过它们(2)(2/2)

逊对于法国人将在他的后门口部署军队深感惊恐。英国雄狮静静地吼叫着,说它愿意帮助美国征服路易斯安那,然后在与法国达成和平协议之时,将路易斯安那州移交给美国。但是,不用说的是,杰斐逊既不愿意英**队来,也不愿意法**队来。他要将密西西比东岸的所有部分,一直到墨西哥湾,都买下来,他派出了詹姆士·门罗去帮助美国驻法大使罗伯特·利文斯顿与法国谈判。

    拿破仑很快就认识到他不能保证路易斯安那不受到英国人的攻击。而且,因为他总是在为金钱发愁,所以,他提出将整块土地都出售给美国。那时候,并没有人知道准确的边界,所以,在谈到价格为1 500万美元时,没有人怀疑这个交易有什么古怪。但是,就如纽约的前任市长有一次所说的那样,“用两头大象换一个夸脱,也是交易—如果你需要大象,而他又想要一夸脱的话”。

    联邦制拥护者却认为,这两个情况的答案都不对。“我们要给的钱,对我们来说,是很少的;而土地,我们已经很多了。”波士顿的《哥伦比亚百年纪念》报怨说。而且,这笔金钱,尽管用单位土地面积来计算是很小的,但是,从绝对值上来讲,却是很大的。今天,美国政府每5分钟的开支就是1 500万美元。但是,在1803年时,它一年的总开支却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多一点,为785万美元。

    美国政府再次需要一个银行家,而且这个银行家还要有很多的资源。当然有这么一家,这就是巴林银行。亚历山大·巴林与门罗及利文斯顿一道参与了与法国的全程谈判,最起码,根据他父亲的说法,他主要负责获得一个尽可能低的价格。即使对于巴林银行来说,这也需要大笔的资本保证。“我们所有的人,都对美国账户的数额感到战战兢兢,”弗朗西斯·巴林承认说,于是他将巴林银行的部分限制为60%。亨利·霍普银行,这是另外的一个大型商业银行,承担了其余的40%。

    在最后签订协议时,拿破仑相信巴林银行的货币,而不相信美国货币,他将路易斯安那卖给了巴林银行和霍普银行,价值为5.2亿法郎,第一个月支付6 000万法郎,以后每个月支付2 000万法郎。然后,巴林银行将其名义移交给美国,获得了1 125万美元的债券,利息为6%(另外的375万美元是由美国对法国的私人所有权支付的)。

    没有人知道,几年后,法国的外交部长悔恨交加地认识到“在欧洲,有六大强国: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和巴林兄弟俩”。

    而今,突然之间,巴林银行消失了。确实,另一个后起的公司接管了它,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丢失了一个活样本,而美国也丢失了一个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