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9?外戚与宦官(1/2)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这句话是春秋末期的越国大夫文种最早说出的,没想到在其后的数千年里,竟然屡试不爽,似乎成了一条铁定的“历史规律”。

    且不说那些如走马灯般变幻无穷的短命王朝,就几个大的王朝而论,西汉开国名臣大将受诛;宋朝开国后似乎温和一些,只是将一些大臣开除回家,让他们种田去了,用的是和平过渡的手段;明朝开国后似乎最为突出,连大臣带家属杀得数也数不清。

    中国古代的开国皇帝莫非疯了吗?

    其实,他们清醒得很,开国之后屠戮功臣,正是他们的清醒之举,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明智之举。这与简单地“卸磨杀驴”是大不一样的,这是开国帝王们巩固一家一姓政权的有力措施,是他们“为子孙万世计”的长远策略。那么,何以会如此呢?

    道理很简单。开国帝王必定会有一群能力出众、战功赫赫而又势力很大的名臣大将,这些大臣将领未必都忠心耿耿,未必都处处合意,这样,即使在开国皇帝健在时,他们也不全都老老实实,谋反乃至起兵的事例多如牛毛。而这些大臣将领的年龄一般说来都要比开国皇帝为小,等他们享尽天年,自然死光,恐怕极不可靠,即便开国皇帝熬死了许多大臣名将,剩下几个也还是让人不放心,更不用说皇子即位之马援

    后无力控制这些权势很大的开国功臣了。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借口将他们一一除掉,当然最好是杀死,即便留他们一条性命,也不要让他们有重掌大权的机会。

    这实在是过于残忍。这种极不道德的行为,听起来令人感到义愤,似乎又使人觉得对功名利禄乃至人性道德都深深地失望,但是,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使国家免去了许多分裂战乱之苦。如果权力分掌在几家几姓的手中,那社会就要动荡不安了。六朝时期几十年换一个王朝的例子,就是极好的说明,那时的门阀士族各自为政,一旦有机会,他们就发难造反,所以,朝代更替如同烙饼一样,你来我去,受苦的自是黎民百姓。

    这真应了那句话,历史的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

    但是,也有一个例外,这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东汉的开国功臣皆得善终,并无“兔死狗烹”的事情发生,这是刘秀“以柔治天下”的结果。刘秀不愿杀戮功臣,对功臣实行笼络的方法。如果封官赏地,恐怕只能使功臣的权势越来越大,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的,唯一的方法是使功臣宿将与刘氏政权联结起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要做到这一点,也只有一个办法:联姻。

    刘氏的女儿多嫁给功臣宿将家的子孙,刘家的子孙也多娶功臣宿将的女儿为后为妻,纵观整个东汉,选后大致不超出窦融、邓禹、马援、梁绕等功臣家。这样看起来是铁板一块,刘氏江山是牢不可破了,但聪明的刘秀却没有想到,东汉王朝自此落入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可怕轮回之中。

    皇室与功臣联姻必然造成外戚专权,依靠宦官除掉外戚又是前门送狼,后门迎虎,必然造成宦官专权。东汉王朝就在这两个畸形的轮子上转完了它的历程。

    形成外戚专权局面是既容易而又简单的,其唯一的条件就是皇帝幼小。东汉自第四个皇帝起,皇帝的废立就基本由外戚一手操纵,并且故意立小孩为皇帝,自章帝以下,外汉代官吏图

    官是什么?难道都是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的样子吗?恐怕并不都是这样,否则,中华民族早就亡国灭种了。

    戚所立的皇帝最大不超过十七岁,最小的仅一百天。皇帝幼小,无力秉政,母后自然就要临朝听政,所谓“临朝者六后”,指的即是窦、邓、阎、梁、窦、何六个皇后。皇后又依靠谁的势力呢?自然是娘家的势力,于是,外戚专权的局面就形成了。

    东汉最大的专权外戚之一是梁冀。梁冀的高祖是梁绕,曾当过新莽政权的酒泉太守,王莽被起义军杀死后,河西地方推举窦融为大将军,梁绕为武威太守,共保河西之境。刘秀逐个击败了农民起义军之后,梁绕等人见大势不可逆转,就率众投降了刘秀,刘秀把他看做开国功臣,先后封为成义侯、高山侯,任太中大夫,梁绕与窦融均与刘秀联姻,刘秀把自己的女儿午阴公主许配梁绕的儿子梁松为妻,这样,梁绕家族就取得了选配皇后的资格。

    不过,梁松的侄女虽为章帝生了儿子,可惜不是皇后,未能立为太子,窦融家族出身的窦皇后却又未生儿子,于是,窦皇后就把梁妃生的儿子领养过来,梁家正在暗暗高兴,窦皇后恐怕梁家后来得势,遂设法杀害了梁氏二妃及其父亲梁竦,因而,梁家一直遭到窦家的压制。不久章帝去世,十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但不久窦太后也死了,梁家才敢告发窦家,和帝封赏了梁氏一门,但梁家仍受邓氏、阎氏、窦氏等外戚的压抑,直到顺帝时期,梁氏才算掌了实权。

    公元126年,顺帝即位,立梁商女为皇后,封梁商为乘氏侯,任掌握军政实权的大将军之职,但梁商不敢十分跋扈,尚能礼贤下士,节身勤政,名声还不算太坏,不过,梁商已为他的儿子梁冀专权二十年铺设了道路。

    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梁商死,顺帝立刻命其子梁冀接替父职,任大将军之职,其弟梁不疑为河南尹。梁冀为人阴鸷狡黠,极喜游戏。据记载,他长得极其丑陋,有一双豺狼般凶狠直射的双眼,耸着瘦而上挑的双肩,酷嗜女色、饮酒、赌博及各种斗鸡走狗、骑马射箭等娱乐游戏,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能。其父梁商也算是极有心计之人,为了让梁冀继承自己的职位,不被其他外戚势力压抑,他让梁冀在宦海磨炼了一番,在中郎将、执金吾及河南尹任上时,就做了许多坏事。

    梁冀其人,可谓集政客之狡诈、流氓之无耻和纨绔子弟的骄横于一身。在其后的二十年大将军生涯中,做尽了坏事。

    汉顺帝二十七岁时突然死亡,其死因至今无法考证。这正为大权在握的梁冀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梁冀的妹妹梁皇后无子,梁冀便选了一个美人所生的儿子即位,是为冲帝,立梁皇后为太后,垂帘听政。其实一切大权均出于梁冀。

    冲帝年仅两岁,做了五个月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死去。立嗣又成了大问题,朝中大臣议论纷纷,便把几个合适的人选都找到朝廷,其中包括清河王刘蒜、勃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刘缵。刘蒜素有贤名,太尉李固等人坚持立刘蒜为帝,但梁冀想立一个傀儡皇帝,以便自己操持大权,于是他率人拥立了只有八岁的刘缵为质帝。

    刘缵虽为梁冀所拥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却并不感激梁冀,而是颇有正义感。质帝虽然早慧,但毕章年幼,了无心机,一次,他指着梁冀轻声对朝臣说:“此跋扈将军也!”这话被梁冀听见了,又恨又怕,觉得如果让质帝长大了,那自己非一败涂地不可。于是,梁冀令人把毒下在质帝要吃的面饼中,质帝吃了面饼,腹疼难耐,叫人赶快催李固进宫。质帝对李固说:“我吃了毒饼,腹疼难忍,如果能喝到水,还可活命。”李固正要去取水,梁冀在旁边说:“不能喝水,喝了水会吐!”于是,没有一个人敢去拿水,质帝就这样被梁冀毒死了。

    李固等人觉得不能再立幼帝,拿国家社稷的命运作儿戏,就与一帮志同道合的大臣写了一封信送给梁冀,大意是说汉廷一年之中连失三帝,实非正常,如今又当立帝,此乃万事当中的头等大事,要广泛征求大臣们的意见,选立贤明之君。梁冀接信之后,虽是极不高兴,也得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朝廷中的三公、中二千石、列侯等聚集一堂,李固等人认为清河王刘蒜贤明年长,声望较大,又是皇室中地位最尊贵、血缘最亲近的后裔,应立为君。但梁冀所思正好相反,他想立的是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而且刘志聘定了他的妹子,一旦立刘志为君,自己便是国舅。只是李固等人拥立刘蒜的理由十分充分,一时不易驳回,梁冀只好暂时宣布罢议。

    到了晚上,曹腾来见梁冀。曹腾是中常侍,最会见风使舵,在审时度势上极会掌握分寸。他对梁冀说:“梁将军累世是皇室的姻亲,长期掌握朝政,手下又宾客众多,难免有管束不到的地方,以至有差错甚而犯罪之事。清河王刘蒜素以严明著称,如果他做了皇帝,将军岂不是十分危险了吗?只有立刘志,才能长保富贵!”这一番话,正说到梁冀的心里去。第二天,梁冀复召诸大臣会集,商议立君事宜,李固等人还在坚持,可梁冀作出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谁不同意立刘志,他就要杀谁。毕竟正义拗不过武力,大家无奈,只好同意立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

    梁冀立刻以皇太后的名义下令,免去太尉李固的职务,削夺其议政之权。至此,梁冀还不放心,必欲置李固等人于死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