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局道 > 控局之道 做一个耐心的垂钓者

控局之道 做一个耐心的垂钓者(1/2)

    控局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掩饰目的,又能达到目的,不仅要说服对手,战胜对手,而且要不显得太张狂太咄咄逼人。

    但是,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一定要杀伐决断。胡林翼曾力劝曾国藩不可专学诸葛亮的谨慎小心,还曾一再敦劝曾国藩要有不怕包揽把持、放手去干的勇气,这些特点,正是曾国藩缺乏而胡林翼所特有的。

    设局需要谋略,而控局则是艺术。什么是控局呢?也就是牢牢地控制局面,控制节奏,把握最佳的出手时机。时机不到不要急于收网,时机成熟要当机立断;在与对手博弈时,要外松内紧,不可打草惊蛇。控局需要灵活性,更需要成熟稳健的心理素质。

    欲擒故纵

    袁世凯在谋权的时候,该进时进,该退时退,欲擒故纵,把载沣等满族权臣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确手法老练。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死后,年幼的宣统帝即位,由其父载沣摄政,以载沣为首的满清贵族痛恨袁世凯,对他的野心也心知肚明,于是以袁世凯“患足疾,步履维艰,难胜职任”为由,令其“开缺回籍养疴”。从此,袁世凯开始了闲居生活。有些不适应的他,那颗不甘寂寞的心又开始起博了。

    他开始频繁地与亲戚故旧通信往来,通过这些渠道,外界的信息纷至传来,袁世凯能随时捕捉其中任何一个有用的消息。他想出山了,但机会还没来。

    1911年(即辛亥年)10月14日,清廷发布的上谕送至他的手上,任命他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

    清廷这么做,是出于无奈。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声势越来越浩大。前往解救的陆军大臣荫昌所率的两镇陆军,大部分是袁世凯的北洋旧部,荫昌指挥不灵,形势严峻,清廷不得不考虑请袁出山。

    与袁世凯有密切关系的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也瞅准机会,再次向载沣提议起用袁世凯,并以身家性命作担保。载沣开始显得很不情愿,这不仅仅是由于他曾签令辞退袁世凯回家,而是由于他对袁世凯的为人太了解了,恐怕这样做会引起更加不可收拾的后果。但环顾清室文武百官,竟没有哪个能担当得起镇压的使命,为了解眼前之急,才不得不说:“姑且照你们的办,但你们不能卸责。”

    许多人满以为袁世凯定欣然应命,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竟发回一个推托的奏折,称自己“旧患足疾,迄今尚未大愈”。袁世凯以足疾被撤职回乡,这次他以足疾为由推辞,颇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味道,既达到了讽刺对方的目的,又让对方不好发作。但他很狡黠,没有把话说死,说足疾稍好即行赴任。

    奕劻不知袁世凯胡芦里卖的什么药,即派徐世昌前往彰德劝驾。徐与袁本是一伙,两人密商后,袁世凯这才打出出山所要满足的六张牌:一、明年即开国会;二、组织责任内阁;三、宽容参与此事件诸人;四、解除党禁;五、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的全权;六、须与以十分充足的军费。此六条缺一不可,否则决不出山。袁世凯向清廷所提的这六条可不是什么小东西,囊括了所有内政外交的大权。这么大的胃口,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嫉袁的亲贵们的反对,大骂袁世凯乘人之危,漫天要价。连对他已有点屈从的载沣也难以接受。可袁世凯毫不在乎。

    但是形势的发展出乎意料地快,全国各地都爆发了起义,响应武昌,革命党人的胜利在不断地扩展,而清政府的军事则毫无进展。这与袁世凯遥控军队有关,他授意冯国璋要“固守”,“慢慢走,等等看”。这样荫昌指挥起来就很困难了,要想取胜谈何容易。

    面对眼前岌岌可危的形势,载沣一筹莫展,只得再次向袁世凯屈服,批准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