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记者 > 第十七章 扶贫典型

第十七章 扶贫典型(1/2)

    省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贫困山村寄深情黄土高坡写春秋”的长篇通讯,说的是石寨县扶贫女干部崔袖展的先进事迹。这篇洋洋五千言的文章的炮制者自然是本报记者雷向阳。崔袖展的先进事迹在全省电视电话会上闪亮登场后,省报在会议消息里只是提到了崔袖展的名字和不到一百字的简单介绍,不知是什么原因,后来一直没有形成浓郁的舆论氛围,这令石寨县和崔袖展本人十分着急。后来,省城一家大报的“名记”到石寨县采访,苗长川隆重推荐了这个典型,记者乍听后好似也像仇平稳那样激动不已,其实,“名记”的激动和仇平稳的激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从县委书记苗长川夸张的介绍和焦急的心情中,“名记”感到了苗书记和崔袖展女士关系的不平常,而任何不平常里面都蕴藏着新闻商机,特别是这两个公众人物之间的不平常。

    “名记”依照县里的安排,早晨坐着县委书记的“丰田霸道4500”越野车到村里的采访现场,下午回到县宾馆套间里整理材料,晚上到歌厅放松心情,去洗浴城洗涤疲惫,抽着高档香烟,饮着最喜欢喝的五粮液美酒,劳逸结合了一个多星期后他信心十足地告诉随行的县委宣传部长和两个通讯干事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崔袖展同志情为民所系的先进事迹在全国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先进性。在苗长川为他举行的送别晚宴上,“名记”激动地端着酒杯对崔袖展说:“我写了多年的报道,采访过各行各业无数的先进人物,可他们真的没有你的事迹典型,我已经被你深深地感动,请接受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敬意。”“咣当”清脆地把第一杯酒碰干后,他又接着拿起第二杯,说:“这杯酒我是受石洞村五百多名父老乡亲们委托,敬你把石洞村当作你自己的家来爱护和建设,使乡亲们走上小康之路。”“咣当”的声音再一次响过之后,他仍然端起酒杯,“这第三杯酒,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员,为我们党有你这样的优秀干部而敬的。”“名记”说着眼圈似乎湿润了,他扬起脖子喝酒的同时,把打转的泪水继续留在了眼眶里。

    “袖展不胜酒力,不胜酒力。”苗长川这样说着便要拿过杯子替崔袖展喝酒,谁料她麻利地“”了一声又一声全部饮下。

    “名记”继续斟满酒,侧过身子情绪有些激动,说:“苗书记,出了这样的好干部得归功于你这个县委书记领导,来,也敬你三杯。”

    “喝三杯可以,但你也得讲出喝三杯的理由呀!”苗长川激动的脸上放射着光芒,先喝了第一杯。

    “这第二杯酒,敬你在石寨做父母官几年社会稳定,老百姓生活安康。”

    “说得不错,那第三杯呢?”

    “第三杯,是祝福你和崔女士,也包括在座的大家,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好,说得好,这酒我喝,就喝一个高台酒。”苗长川把两杯酒夹在四个手指缝中,然后高高扬起,一起倾空准确地倒进嘴里,赢得满桌子的掌声。

    喧闹后,苗长川陪“名记”进了房间,寒暄之后,便说明天上午自己还有一个重要会议,就不亲自送行了,推出袖展同志的事情还望你回去费心。说着掏出一个信封放在“名记”面前,又说本想在当地买点东西,实在是地方太小,不知道买啥,还是你回到省城自己去买吧!“名记”假做推辞欲退还信封,但不知信封重还是不好拿,他的手在空中挥舞着,没有了具体的动作。

    过了半年,“名记”又来了个二返“长安”。此间,石寨县委宣传部不知电话催促过几次,询问稿子何时见报,他总是以条件不成熟为由推辞。这次一来又是几天的补充采访,表示有信心将此稿推出去,一定能获中国新闻奖。苗长川对获奖不获奖兴趣不大,重要的是尽快见报,似乎没有再等待的耐心,“名记”却好像一位哲人,更像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大师,煞有介事地说:“办任何大事咋能不掌握火候,不看日子呢?**一辈子号召人们破除迷信,可他自己却信了一辈子迷信。老人家转战陕北时,在黄河边上和胡宗南捉迷藏。等到九月九登高之日来到黄河西岸的陕西佳县白云观上抽出‘日出扶桑’的上上签后,才长出一口气,下定了东渡黄河的决心。开进北京城的9月9号的日子,又是请香山上的老道给定的。你说怪不怪,他进北京是9月9号,去世的日子也是9月9号,而且更奇的是,他的警卫部队的番号是8341,他活了83岁,从遵义会议执政开始到去世整整是41年。所以,干啥都要有计划,这是冥冥之际决定的事情,像崔袖展同志这样优秀的典型,随随便便地推出去要是没获得巨大反响,岂不是前功尽弃。”苗长川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便同意了他的观点。

    又等了半年,“名记”发稿的日子好像还没有看好,苗长川便想先在海山当地的媒体掀起点**。消息传到“名记”耳朵里,他又来到石寨说,这个典型是我单独采访的,谁也不能在我报道以前发出去。宣传部的人说,前几天有几家媒体都拿走了材料,有的还到村里采访过。“名记”说那些材料必须收回,别打乱了我的计划。他又对发稿心切的苗长川说:“中央最近召开一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会议,包括扶贫方面的内容,稿子现在也具备发稿条件了。不过光在我们一家媒体上发起不到轰动效应,应该联手中央驻省里的媒体进行联动,最好由新华社先发通稿,然后在《人民日报》和省报上使用。不过,现在的事情你也知道,干啥都需要运作,明白我的意思吗?”

    苗长川心里说,你他妈的真小看我,连运作都不懂,我能当上书记吗?嘴上却说:“那好,就派人跟你去运作。”

    “最好叫宣传部长去,这样也显得当地党委的重视。”

    苗长川派部长跟着“名记”在省城里“运作”,今天请这家媒体吃饭,明天给那位记者送上红包,还要给“名记”报销这样那样的名目繁多的条子,带去的五万元眼看要花光的时候,部长在宾馆里看到省报上发表了雷向阳的长篇通讯,连忙打电话告诉“名记”,对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所以然。部长给苗长川汇报后,苗想这也好,不然还不知要陷进去多深才是底了。当天,宣传部长凑够一张机票钱,回到了海山。

    苗长川看到雷向阳写的报道后,感到比较意外,难道这是广告,但见这篇报道是很正规的头版转三版,看不出来有一丝的广告嫌疑。他不住地想,雷向阳为何悄无声息地要写这个通讯呢?百思不解中过了两个月,眼看年底就要到了,当雷向阳拿着发票找苗长川时,他方才明白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原来,雷向阳拿到崔秀展的先进材料后,明白这个典型是报社最近正在大力宣传的重点,他又从宣传部了解到苗长川对于推出这个典型的急切心情,便很用心地炮制出这个长篇通讯。此时,他拿着站里的发票找苗长川让他解决五万元的办公经费。苗长川知道,平时省报的一个专版需要十万元,现在五万元也算还划得来。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划得来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省扶贫办新上任的主任从省报上看到雷向阳的稿子后,十分重视,他又指示又发传真,还打电话,派出几个“笔杆子”亲自下到石寨,重新整理崔秀展的先进材料。苗长川又可气又好笑,可气的是,先进事迹材料不知给省扶贫办报过多少次了,可每次都石沉大海。可笑的是,现在事迹省报一登,上面好像是看到挖出了黄澄澄的一个富矿,争抢着要来淘金。

    如果说上次崔袖展在全省电视电话会上声泪俱下的演讲重在表现她个人奋斗和无私奉献,那只是栽下了梧桐树,现在这棵梧桐树已长成了参天的大树。经过长期的扶贫工作,基础不错的乡村基本走上了脱贫之路,剩下的都是绝对贫困的、很难啃的“硬骨头”,栽活树已不错了,要让这些树开花的话,那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近年来,省上领导和扶贫政策研究室的秀才们为选拔这样的典型犯愁了多时都无结果。这次省报把一个鲜活的典型从天而降送到他们的面前,真叫他们欣喜万分。秀才们把材料写出后,省扶贫办主任看到更为翔实的事迹后再也坐不住了,他马上带许多人员来到石寨现场视察,看着更为激动,便连连叱问下属怎么以前没发现这个好典型呢?事实上,他的随员基本上都知道崔袖展在老主任时代已上过全省电视电话会,但谁也不想拂了新主任的面子。可县里好像不给其他人面子,在工作汇报会上,县里说他们每年都把崔袖展和一些先进集体及个人的先进材料上报省里,可是好像没有任何消息。扶贫办主任满脸愠怒,当场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机关处室里一些工作人员作风轻浮,工作效率低下,致使这样优秀的典型长期得不到推出,起不到典型示范作用。石寨的调研结束后,省扶贫办立即给省政府写出书面报告,建议以省政府的名义在石寨县召开全省农村扶贫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尽快把这里的经验推向全省。

    省政府办公厅农业处电话通知海山市政府,省上拟两个月后在海山市石寨县召开全省扶贫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请海山市及石寨县政府和有关单位做好会议准备。市政府将情况向市委这边作了汇报,尚进说是省政府那边的会议,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