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文化之源 > 中华文明的第一道曙光——仰韶文化遗址

中华文明的第一道曙光——仰韶文化遗址(2/2)

胚的表面打磨光滑。陶胚干后用含铁或锰的矿物颜料图绘纹样。有些在绘制前先加一层白色陶衣,使颜色能够更为亮丽,然后放进窑里烧制。

    仰韶人把陶窑分成火膛、火道、火眼及窑室心四部分,主要的目的在于累积火候使达到一定的温度以烧造陶器。史前时期的陶窑建立在村落的附近,两三座成一组,三五个为一群。有的文化直接将陶放在地上起火烧制,并没有建窑,至今如此,可见史前时期仰韶人制陶的讲究及技术的进步。

    仰韶人制作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器形有盆、钵、罐等,器物表面多彩绘,有的陶器上面还绘有鱼、人面等图案。仰韶人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界细致的观察,感受和体会到了自然物的节奏、形体、色彩之美,然后把在采集、渔猎、农耕等生活中接触到的鱼、蛙、鹿、鸟、花、叶等通过综合和概括创造出了彩陶的纹绘艺术,丰富多彩,优美实用。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由此可见仰韶人已经有了编织和织布的手工业。

    仰韶人起初没有固定的村落,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农业的出现,便迫使人们必须走出山洞,到平原和丘陵地带去创造一种更适合他们生存的田园式的定居生活。这个时候,仰韶人就来到了河流两岸,居住在近水的高台地上,那里土地肥沃易于种植和养殖。

    仰韶人居住的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一般分为居住区、公共墓地和窑场三部分。在居住区往往能发现建筑遗存,虽然建筑技术还不十分发达,但却具有开天辟地的创世之功。

    从发掘资料看,仰韶人已经由穴居发展到半穴居,然后才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房屋建筑。那时候的房屋异常简陋,但人们从穴居地下走了出来,这无疑又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

    发掘的建筑遗迹表明,仰韶人的房屋分为地上建筑和半穴居建筑两种,而且地面建筑已经很普遍,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主,后期以方形多间为主。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木头做骨架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烧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

    那些圆形的或方形的房子四周已经有了木骨泥墙,这是地面建筑关键性的技术。一般房间内都有四根或六根中柱,中间有火塘,出口有高门槛,屋内的地基压得都比较坚实。

    就这样,6000年前的仰韶人在自己安置的天地里,安静地走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创造出了丰富而优美的仰韶文明,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文物

    仰韶文化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南达湖北,北抵内蒙,是黄河流域非常强大的一种远古文化。仰韶文化的发现,宣布了“中国无石器时代文化”论调的彻底破产,因而仰韶文化遗址被中外考古界誉为“文化圣地”。

    仰韶文化遗址从发现至今共经过三次有计划的发掘,主要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等。用于农耕的石器有斧、铲、凿、锛等工具;用于狩猎的有石镞、弹丸、石饼等;用于纺织的有线坠、纺轮、骨针、骨锥等。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具均为陶质,有陶鼎、罐、碗、盆、钵、杯、瓮、缸等。

    陶器的出现以及大量被使用,表示新石器时代人类智能的提升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陶器可用以贮存农业生产的谷物,烹饪味美的食物,陶器变化多端的优美造型和装饰更满足了人类审美需求的天性。史前时期陶器的制作及使用是世界各地共通的现象,各个文化生产的陶器都有其特色,而且不乏精美器皿的生产。

    在这些陶制品中最具特色的要数精美的彩陶,所以一度以“彩陶文化”泛指中原地区这一时期的原始文化。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富有艺术性的美术作品,开创了中华民族绵绵不断的绘画艺术的先声,为后世提供了一份最古老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彩陶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作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绘各种图案,入窑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仰韶彩陶的纹饰有宽带纹、网纹、花瓣纹、鱼纹、弦纹和几何图形纹等。这些纹饰,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对生活美的追求。彩陶纹饰的特点是密集,以线为主且粗细变化不大。用线的曲直表现动静,以线的方向变化表现旋转。这时期旋动的纹样,由于线的密集和加粗,动感特别有力,粗壮而浑厚,像黄河漩涡,因而也称为涡纹。这种动的纹样,往往配以规则的水平线,以静衬动。而且还常常用大的圆点压在线上,这是以前的彩陶纹样上所少有的,使流动感的线条中出现凝冻的效果,有相对静止的感觉,这样显得动中有静,增加了纹样的节奏美。

    自1912年仰韶村出土彩陶后,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省区均陆续出土,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其中彩陶文化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半坡型,发现于西安的半坡村及临潼、宝鸡、渭南等地;一是庙底沟型,发现于河南陕县的庙底沟等地。半坡型彩陶有陶盆、陶罐、陶壶,等等。制作者在这些陶器上描绘出各种纹饰,如几何图形、人面纹、鱼纹、鸟纹、蛙纹、鹿纹及花叶纹,等等,形态别致,富有生活气息。丰富多样的彩陶纹饰,反映了它已初步具有对比调和,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与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当时劳动者淳朴、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人们对美的认识和追求。

    五千年前的盛水器皿彩陶钵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是当时盛水的器皿。大口便于注挹,鼓肩深腹既增大了容量,又防止了溅溢,平底则便于安稳的放置。这种造型极具实用意义,同时也显示出优雅之态,并为彩绘图案的布局埋下了伏笔。由于口部内敛而形成肩部外鼓,将观者的视线吸引在口肩部位,所以彩绘图案的主题部分便集中于此。形态与装饰的结合,也体现出设计的独到之处。

    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幅《颧鱼石釜图》,堪称原始艺术的瑰宝:一只身躯健美的老颧,从河中叼起了一条鱼,河岸上则有以木棒为柄的石釜。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表现力,描绘了先民们的早期生活,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还发现了三组蚌砌图案,可能是一大型祭祀活动的遗迹。该遗址中坟墓主人的右侧有一龙,左侧一虎。龙、虎皆为蚌砌成的图案。遗址中还有一浅穴,穴中有蚌砌的龙、虎、鹿、蜘蛛等;鹿卧龙背上,蜘蛛与鹿之间,置一精致的石斧。浅穴南 25 米处发现第三组蚌图,为一人骑于龙背,龙昂首长颈,舒身高足,作腾飞状。虎在龙之北这三组蚌图反映出墓主人乘龙驭虎,升空飞天的**。有人把西水坡的蚌龙图称为“中华第一龙”,这很明显是一祭祀遗址。

    仰韶文化中已出现了文明的要素。继仰韶村文化遗址后,在其他仰韶文化类别的遗址中发现大量的铜、城堡等文明社会标志的文物。姜寨遗址中出土一万多件重要文物,其中包括半圆形的铜片一枚,经化验,铜占 65% ,锌占 25% ,余为少量的锡、铝、硫、铁等,属于黄铜。仰韶文化姜寨遗址除发现黄铜片,还有黄铜管,其时代约在公元前 4700 年左右。

    仰韶文化遗址现状

    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一种原始文化,它纵横二千里,绵延数千年,在世界范围内来说,也是首屈一指的。1961年,仰韶村遗址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几十年来,为了守护好象征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这块圣土,当地政府在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在遗址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一方面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规,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使遗址保护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又多方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在仰韶村遗址上修建了断壁保护室、文物陈列室,整修了道路并完善了各项保护设施,从而为该遗址的保护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1985年11月6日,由河南省考古学会组织召开的仰韶文化学术讨论会在仰韶村遗址所在地渑池县举行。全国11 个省市的研究石器时代的学者、教授和文物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确立了仰韶文化在中国史前研究中的价值,认为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和仰韶文化的研究在中国原始社会研究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中,都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01年是仰韶村遗址发现8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政府在渑池主办了“仰韶文化发现8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对仰韶文化进一步深入研究。

    2002年,渑池县博物馆落成,以“华夏文化曙光”为主题的博物馆以陈列仰韶文化发掘文物为主,集中展示了历年来渑池及周边地区的重大考古成就。

    仰韶文化以其堂堂正正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放异彩。仰韶村古文化遗址也从此驰名中外,成为中外史学界、考古学界向往的古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