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胡适传 > 四、对金圣叹“一分为二”

四、对金圣叹“一分为二”(2/2)

:“圣叹生在流贼遍天下的时代,眼见张献忠李自成一般强盗流毒全国,故他觉得强盗是不能提倡的,是应该‘口诛笔伐’的。……圣叹又亲见明末的流贼伪降官兵,后复叛去,遂不可收拾,所以他对于《宋史》候蒙请赦宋江使讨方腊的事大不满意,故极力驳他,说他‘一语有八失’。所以他又极力表彰那没有招安以后事的70回本。其实这都是时代的影响。”

    胡适的这种分析是基本上符合金圣叹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形的。金本《水浒》的第三篇序末署“皇帝崇祯十四年二月十五日”,可知金圣叹删改《水浒传》成功大约就在这一年,即公元1641年。正是这一年,曾经“伪降官兵”的张献忠攻陷襄阳,杀掉襄王朱翊铭;李自成攻陷洛阳,杀掉福王朱常洵,歼灭明王朝官军主力十多万人。而这一年下距李自成攻克北京仅三年。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金圣叹怀着“当世之忧”,⑥ 删去了《水浒传》的70回以下写招安的内容,并且自己编造了卢俊义“惊恶梦”一段文字,叙述卢俊义梦见一个自称“嵇康”的人来收捕,他力弱被擒,宋江等一百七人假行投降,希保卢的性命。紧接着,金圣叹这样写道:“只见那人(按,指嵇康,实影张叔夜)拍案骂道:万死狂贼,你等造下弥天大罪,朝廷屡次前来收捕,你等公然拒杀无数官军,今日却来摇尾乞怜,希图逃脱刀斧。我若今日赦免你们时,后日再以何法去治天下?况且狼子野心,正是信你不得1于是把一百零八个好汉,一齐处斩了。卢俊义惊醒时,看见堂上有一匾额,大书“天下太平”四个字。金圣叹又在这里自批道:“不朽之论,可破续传招安之谬”,又多次批说是什么“真正吉祥文字”。

    这段“惊恶梦”本来是金圣叹杜撰的情节文字,他却又用自改自批的惯技,振振有词地指责说:“后世乃复删去此节,盛夸招安,务令罪归朝廷而功归强盗,甚且至于裒然以忠义二字而冠其端,抑何其好犯上作乱至于如是之甚也哉1⑦ 这就表明,金圣叹的腰斩《水浒》是不赞成招安,他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正是有感于时世而发的“当世之忧”。因此,胡适说“不懂得明末流贼的大乱,便不懂得金圣叹的《水浒》见解何以那样迂腐”,这样从时代、从社会斗争的背景里来探寻文学见解的根源,应该说是相当有见地、相当深刻的。

    胡适却也中过金圣叹的圈套,相信圣叹确有一种70回的“古本”,并多方面为圣叹假托的所谓“古本”辩护。⑧ 后来,鲁迅、俞平伯、李玄伯等人都不赞成胡适的意见,论定金圣叹并没有什么“古本”,他只是依据百回本截去后30回,故70回本乃最晚出的本子。胡适倒还虚心,承认了假设有古本的错误,修正了自己的结论,⑨ 表现出一个学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可贵品格。

    -------------------------------------------------------

    ①金圣叹曾经评点并删改过《水浒传》和《西厢记》。本节对金批《水浒》主要从胡适的评价来写,笔者也难免有所是非,但并非对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作全面评价。

    ②《水浒传考证》,见《胡适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26年8月9版,卷三,第81至82页。本节下面凡引此文文字,皆不另注。

    ③鲁迅对金圣叹也有类似的批评。在《谈金圣叹》一文中,他说:“清中叶以后的他的名声也有些冤枉。他抬起小说传奇来,和《左传》《杜诗》并列,实不过拾了袁宏道辈的唾余;而且经他一批,原作的诚实之处往往化为笑谈,布局行文也都被硬拖到八股的作法上。这余荫,就使有一批人堕入了对于《红楼梦》之类总在寻求伏线、挑剔破绽的泥塘。”(《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卷第527页。)与胡适的见解可说是不约而同。

    ④金圣叹的《读第五才子书法》里说:“《水浒传》有许多文法,非他书所曾有。”共列举了15种,其名目如次: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背面铺粉法,弄引法,獭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不省法,极省法,欲合故纵法,横云断山法,鸾胶续弦法。金氏于每法都有解说,并举例说明。这种种法显然受当时八股文作法的影响,评点中也有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但金圣叹有较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有时也不乏警策动人之处。

    ⑤见《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版,上册,第357页。

    ⑥金圣叹在所作《水浒传》的第二序里,以《春秋》的微言大义,说施耐庵题其书曰《水浒》是对宋江等“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也”,因此圣叹删去李贽所加的“忠义”二字,并说:“削忠义而仍水浒者,所以存耐庵之书其事小,所以存耐庵之志其事大。虽在稗官,有当世之忧焉。后世之恭慎君子,苟能明吾之志,庶几不易吾言矣哉。”

    ⑦参看《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70回总评,及最末一段正文及夹评。中州古籍版,下册,第1113页,第1123~1124页。

    ⑧参看《水浒传考证》及《水浒传后考》,见《胡适文存》卷三,第115~131页;第171~177页。

    ⑨参看《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见《胡适文存三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31年6月3版,卷五,第613~624页及654~6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