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巢湖(2/2)

千人,洞顶洞壁垂挂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洞口绝壁石缝中,长着一株亭亭玉立的白牡丹,枝叶扶疏,ii‘旋而出。每逢谷雨时节牡丹花开,洁白如银,艳丽芬芳。慕名前来观赏者络绎不绝。

    被称为“湖天第一胜处”的中庙,矗立在湖北岸叫做凤凰台的矶石上。庙始建于唐,后屡有修建。它撇踞于矶巅,三面临水,楼台巍峨,颇有气势。明代储良材曾作《中庙》,诗中吟道:“湖上高楼四面开,夕阳徙倚首重回。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庙内为形如四合院的纯木质结构建筑,精巧别致。登楼凭栏,烟波浩渺,不辨云乡水乡,景色奇诡而壮观。

    在中庙南眺巢湖,湖中有一个飞红流翠的小岛,这就是姥山。远远望去,姥山像一位老态龙钟的妇人,凝望着滔滔湖面上的儿山。人们说这就是“巢湖陷落”传说中的那位焦婆,在望着她的儿子。儿子因为把陷湖的消息告诉乡邻,误了时间,自己未能脱险。焦婆也因想去搭救儿子而跑掉了鞋。所以姥山南边不远处还有一座鞋山。人们为了怀念焦婆,在姥山上修建了圣姥庙。“姥峰青似譬,石氏柱立中流”。姥山地险景秀,岛上有三山九峰,总面积1300余亩,最高处海拔104米。全岛苍松翠竹,花柳相映,果木成林,四季飘香。姥山之顶矗立着姥山塔,据《巢湖志》等记载,此塔初建于明代崇祯年间,但工程至三层时停工。清代光绪年间,洋务派首领、合肥人李鸿章倡议续建,工成,李鸿章作《姥山塔碑记》刻于石。塔高51米,七层。塔基和塔身全用青砖垒砌而成。塔体呈八角形,飞檐翘角,造型优美。塔壁每层有碑石图饰。刻有古人诗句和浮雕,刀工细腻、精湛。招‘旋而上可至塔顶,依窗远眺,可以饱览巢湖风光。万顷波涛,船帆如织,远山岚影,如梦如幻,宛如一幅“一出桃源路,中流别有天”的画卷。

    四顶山是巢湖北岸的又一胜景,因山有四峰突起而得名。相传此山曾是汉代魏伯阳炼丹修道之处,故亦称“四鼎山”,留有“古仙不复见灵迹,近吾庐丹顶千年”的诗句。四顶山环境清幽,好似仙山琼阁。据《巢湖志》记载,昔口山顶有朝霞寺,寺周古树葱笼,浓荫蔽口。南山坡有儿立巨岩,形如鹦鹉,名鹦鹉石,从姥山远眺,恰似一对相偎细语的情鸟。四顶山景色又以旖旎的霞光为最,故又名“朝霞山”。每当旭口东升或落口熔金,满山光彩夺目,一湖闪闪金鳞,景色极为壮观。“四顶朝霞”为“庐阳八景”之一。

    位于巢湖汤山之麓的半汤温泉,是著名的疗养胜地。《巢湖志》记载:“山有二泉,一冷一暖合流。”因有半汤之名。半汤温泉的历史十分悠久,远至秦汉,此处温泉就为人们发现和利用。据史书所载,汤泉味甘,抱病来饮者多愈,主治肝胃虚寒、下痢、咳嗽、心腹冷痛及皮肤病等,被古人誉为九福之地。唐代诗人罗隐游览半汤温泉后,曾写下“饮水鱼心知冷暖,耀缨人足识炎凉”的诗句。温泉终年喷涌不断,水温保持在摄氏60 0C以上,最高可达80 0C。泉水清例,无色透明,水中合有30多种活性元素。疗养院的楼房、亭榭掩映在苍松翠竹间,温泉涌出的热气,像袅袅青烟燎绕于曲径山道上。

    巢湖水产资源丰富,尤以银鱼、螃蟹著称。银鱼是巢湖鱼中的“皇后”,长不到一寸,周身透明,洁白晶莹,遨游水中如银梭织锦。传说孟姜女寻夫途经湖边,她的串串泪珠掉进水中,变成了无数小银鱼。巢湖螃蟹,体大肉肥,鳌是金黄色,毛呈棕红色,故美名“金甲红毛”。飒然风起的金秋,是巢湖渔民捕捉“金甲红毛”蟹的大好时节。

    巢湖,壮阔雄浑而又妩媚秀丽,它美在人工,更美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