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38。南华寺(2/2)

辟廊。内藏经卷多为历代帝土所赐,十分珍贵。

    最后的六祖殿位于寺庙的最高处,明弘治三年(1490)重建。清代及1933年均进行过重修。殿为重檐歇山顶,分二层,两侧及其后辟廊。殿内供奉一向被佛教徒尊崇和世人所赞颂的“肉身菩萨”,佛教禅宗始祖慧能大师的真身塑像。慧能是唐代高僧,生于唐贞观十二年(638),唐开元元年(713)圆寂。他是佛教禅宗的南宗开创者,也是禅宗第六祖。俗姓卢,世居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出生在南海新兴。传说他原是不识字的樵夫,听人诵《金刚般若经》,发愿学佛,投禅宗第五祖弘忍门下。曾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作一褐,表示出他对佛理的体会,弘忍便将禅法秘授于他,并付与法衣。后来他在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曹溪大倡顿悟法门,宣传“见性成佛”,一般称为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的正系。他死后,弟子们所编集的语录,称为《六祖坛经》。塑像是慧能圆寂后的尸体,经过干燥等一系列的复杂程序制成胎,用我国特有的夹给造像技术,表面裹麻市涂漆塑成。塑像为结枷跌坐像,通高80厘米,外表呈紫铜色,身披袭装,正首闭目,表情深沉、安祥,将慧能的高僧气质生动、真实地刻画了出来,令人惊叹古代艺术大师的智慧和创造。

    南华寺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除了六祖慧能真身塑像外,还有360尊很有研究价值的北宋木雕罗汉造像。这些罗汉像每一尊都被雕刻得神情逼真,曲尽其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罗汉像。每尊都是用整块松木、楠木或樟木雕成,皆为坐势,通高约49厘米至58厘米。雕刻的技艺纯熟,雕工精湛,刀法洗练,生动地表现了罗汉各自不同的性格。

    创作这些木雕罗汉像的匠人,大都来自民间,熟悉普通百姓的生活,在创作过程中,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再现于雕像之中,这是木雕罗汉像的最大特点。这些罗汉像仅坐势的变化就达十余种,其中有不露足坐,有结枷跌坐,半枷跌坐,支双腿坐等等。从造像的面貌、姿态可以看出雕刻者完全取村于口常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见到木雕罗汉像,就会顿生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这种不拘泥形式的艺术表现手法,予木雕罗汉像以生命,博得人们的赞赏,使之流传至今。这些代表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雕刻艺术,作为民间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的史料来看,更是有着宝贵价值。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这些木雕罗汉像中,有一部分的底座上还保存着雕刻的铭文。如“广州第一厢第五届住口庆子生弟子吴文亮……”铭文;“广州纲首陈德安,收赎尊者,……”铭文;“潮州客人弟子张文口口在广州住止,同郑氏一娘并男女等,收赎尊者八位,舍韶州南华口口充供奉,乞保平善。丁亥年十二月口口”铭文等,对研究厉史上广州城坊和对外贸易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