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5。龙华寺(2/2)

筑,正面供辛弥勒佛,背后供韦驮,均为木雕像,两侧是四大天土泥塑像。弥勒佛袒胸露腹,体态肥胖,笑口常开。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慈氏。根据佛教的传说,他是南印度人,后为释迎牟尼的弟子,比释迎牟尼早入火,上升于兜率天内院,经四千岁下生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广传佛法。传说龙华寺曾为弥勒佛的道场。天土殿内所供的弥勒,其实并非真容,实际他是中国的“布袋和尚”契比。契比是五代后梁浙江奉化人,疯疯颠颠,常用竹杖挑着个大布袋在闹市中化缘求乞。后来到奉化岳林寺,坐在一块招‘石上,口念一褐:“弥勒真弥勒,分身四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然后安然圆寂。所以,从宋代开始,在江浙一带,人们把弥勒塑成布袋和尚的模样,供在天土殿。龙华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还要举行庙会,纪念布袋和尚圆寂。

    天土殿后面是大雄宝殿,建筑雄伟壮观,殿面阔五间,用重檐歇山式斗拱承托,底层檐下横匾书“龙华十方”,上檐横匾中“大雄宝殿”。殿前庭院方广约30米,两侧配以重檐厢房各10间。殿中供释迎牟尼佛,护法迎叶、阿难侍立两旁,背后为“南海观音山群塑”,两侧为二十诸天像,北壁两侧为十六罗汉像。大雄宝殿内东角,还悬桂着一口铜钟,高约1。 6米,直径约1。 2米,是明万历年间铸造的。

    和古寺齐名的是龙华塔,在寺的南边,相传始建于三国吴赤鸟十年(247),唐代末年已毁,故皮口体诗中有“不见波心塔影斜”之句。现存的塔身和塔基是宋太平兴国二年(977)重建,明清两代先后大修。龙华塔呈平面八角形,七层,高40。 4米,是一座砖身木檐的楼阁式塔。

    龙华寺所以闻名,还因这里的寺内寺外栽有不少桃树,每当桃花盛开的时候,分外鲜红。在龙华桃林里,何孟雄、林育南、冯铿、柔石等24位烈士,曾在这里被反动派秘密杀害。牺牲前烈士在囚牢墙壁题了一首诗:“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去未终。墙外桃花墙里红,一般鲜艳一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