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壮丽纤巧夜郎洞(2/2)

对,在众多石笋中涌出一大石笋,如“波涌莲台”,四周为霜华满山,玉珠下溅。其后有一组石往组成一宫殿,殿底积水,倒影历历。其洞口侧旁有二层钙板,其下为棕褐色土层,经发掘,见有多种古脊推动物化石。该厅命名为“波涌云生”厅。

    由第一厅的密密麻麻的石柱林甸伏前进,穿入约20米,下约6}-8米高的峭壁,进入另一雨道到达第二厅。第二厅为“双洞”的精华所在。几株钟乳石下垂,石笋上生,遍体石花密布,特别是钟乳石顶端,石花小巧玲珑,花枝细嫩,成丛结簇,是碳酸钙堆积物中的精品,犹如“梦笔生花”。此厅有洁白如玉的方解石结晶,有细如毛发雨丝的钟乳石,有如梦似幻的“广寒滴漏”、“芭蕾玉趾”、“群仙会”等天成巧合的景色。

    第三大厅与第二大厅之间,有一天窗,洞外口光射入,洞内雾气缭绕,光影迷茫,使人恍惚进入梦境,为“间阖梦晓”。由于光线的入射,在光线及折光所及处,长有黑黝黝藻类植物。

    第三大厅上部的石慢特别发育,帘慢悬垂,如一个个水母浮游上空,随流漂荡。其旁有白色和金黄色两个大石瀑布,其上结晶的方解石闪烁不已,如熔金烁玉沿悬崖向下奔流,称“金帘玉瀑”。附近有一石慢,中空,可容一人,人在其中,如华盖高撑,流苏下垂,组成一车帐,称为“姐娥辈”。

    向左通过由崖壁、石慢和旗状钟乳石组成的洞门后,即到第四大厅。四壁为盛开的石花,左侧有石柱相连,形如巨大莲房,右侧石柱上石花如龙柏,枝叶招‘旋而上,向外伸出成塔形,其上有个体较大的石花密布。此两柱分别称“万年玉莲房”和“珊瑚塔”。第四大厅称为“四面云山”厅。

    第五大厅中沿岩壁有一盾状钟乳石,高4米、宽2米,中空,前有小石柱拦住室门,紧靠其右侧,有几个石慢下垂,组成整景,称为“夜郎后辈”。向前,一巨大石慢孤悬穿顶,挂于道右,这盾状钟乳石高4}-5米,盾径2米,为“双洞”中最奇、最大的石慢,似银河泻下,又似天帐缓缓而降,奇妙潇洒,称“蛟峭迎风”。向上有两个直径1米·帐坠3米·相互对称的盾状钟乳石。前行左侧,有一组钟乳石下垂流苏,向上长有石笋如栏杆,组成一圆形亭树,四处石柱撑起,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称“夜郎酋殿”。

    通过狭窄漫长雨道,钻过几个洞就到了第六大厅,主要以石柱组成奇景,粗的壮硕,细的鞭长,色金桔,有斑斑驳驶如古文字。进口处有一块岩石伸出挡住道路,如一丑陋无比的河马头,其上小石笋为角或瘤。近口处有层层叠叠的石柱,把洞口射入的阳光挡实,那些石往、钟乳石和石慢组成巨大的树冠,称“浓荫锁口”。

    “双洞”上口为一巨大的天窗,过一高大的天生桥与另一天窗相连,景色壮观,高22米,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左侧耳洞,远伸百米,为一大塌陷物漏斗,直径达200米。向西为一支洞,高低错落,有大厅,大量崩塌堆积如山。过小山、爬陡坡30米,有云撇两座,圆形凸起,边周褶花,直径1。 5米。再向内为石柱石笋丛集,如千万和尚朝南海。折回出洞,过“梁将诺洞”,返上石同村。

    “门绵洞”和“双洞”追其成因,实为同一洞穴系统。大致在2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时期,“双洞”的雏形业已形成,后由于地壳抬升,河床下蚀,洞穴暴露在河流附近,其底部形成地下河。近百万年来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距今12万年前)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和停顿,形成三层洞穴,第三、二层均脱离地下水位变成干洞,仅第一层为水洞。目前尚在不断地开凿和拓宽洞穴,而干溶洞内,在悠悠的岁月中,涓涓的水流下渗中,既不断扩大,又不断填充洞穴。“门绵洞”和“双洞”相距不远,因其通道被碳酸钙所堵塞,如要开放这两洞,必须要寻找古通道,这样不仅方便游客,缩短路程,而且作为通风,可大大改变“门绵洞”的环境,使空气加速环流。

    夜郎洞天不仅景美、石奇、水秀,与龙宫洞和黔西的织金洞同属我国一等洞穴,而且附近有风糜世界的蜡染产地石头寨,闻名遐迩的黄果树,更有千古之迷红崖碑。这条融洞景、民情、瀑布和文化之谜于一体的旅游专线,正在开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