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绝句和联句(1/2)

    初读古典诗歌的人,也许最喜欢的是唐人绝句。如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下子将人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中去,享受着一种闲适、平和而又生机盎然的情趣。后两句使人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样是惜花心情,李清照通过与卷帘人对话的细节表现出来,显得活泼有趣;孟浩然却是悠悠然一问,轻灵、含蓄。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悠远的时间和空间,在读者心理上构出一个无限空阔的背景。在这背景上,凸现出诗人深深的思索、拳拳的期待。它不以生动的描绘和委婉的情韵取胜,而以一种深沉的历史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红楼梦》里众人在即景联句

    像这一类唐人绝句,确是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们或如玲珑的画扇,或如浓郁的醇酒,短短四句中凝聚了那么多美好的情感、意绪,读起来又那么自然、明朗、和谐。南宋洪迈编过一部专收唐人绝句的总集,当时有一百卷,每卷一百首,合起来有万首之多。虽然混进了一些宋人以至南朝人的作品,所收也不可能首首都是精华,但唐诗绝句中可诵之作还是多极了。

    绝句并非始于唐人。大约在汉代已经有五言四句的歌谣,但不多。东晋、南朝时的民歌吴声、西曲中这种体制的作品却很多。当时文人爱听那些艳冶动人的民歌,因此创作上也受到影响,这种体制便渐渐普遍起来了。其中也颇有脍炙人口之作,如南齐谢朓的两首: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玉阶怨》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息。

    《王孙游》

    便都是情韵绵邈的佳作。

    那么“绝句”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呢?为什么将四句的小诗称做绝句呢?

    有一种说法:“绝”就是“截”的意思。绝句一共四句,恰好是律诗的一半;由律诗截下一半来,便成绝句。这种说法怕不合事实。因为绝句这个名称南朝人已经在用,那时还没有律诗,何来“即律诗而截之”(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的想法呢?

    还有一种说法,说因为只有四句便完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