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雄壮与悲凉并存(1/2)

    人们都爱读唐人的边塞诗。那无垠的沙漠,苍茫的云海,高高的秋月,蜿蜒的长城;那金戈铁马、餐冰卧雪的戎旅生涯;那醉卧疆场的豪情,胡笳羌笛的哀怨,捷报飞传的狂喜,有功不赏的悲愤;以至诗人对于连年征战的深沉忧虑,直至今天,仍激荡着我们的心弦,也促使我们作深深的思索。这些诗确是中国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它们植根于唐代频繁边境战争的土壤,是诗人深入边塞戎旅生活的产物,同时也是对前代同类作品的继承和发展。

    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战争和军旅生活的作品,到了南朝,数量渐多。其中最出色的作者当数鲍照。唐人殷璠称赞盛唐崔颢边塞诗做得好,便说:“可与鲍照并驱也。”(《河岳英灵集》)可见鲍照此类作品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

    且来欣赏鲍照的《代陈思王〈白马篇〉》。陈思王是指曹植,他是汉末魏初的大诗人,因封为陈王,逝世后谥曰“思”,故后世称陈思王。他的《白马篇》描写一位勇士身骑白马、奔赴边庭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鲍照此篇即拟曹植而作。

    诗的首四句说:

    白马骍角弓,鸣鞭乘北风。要途问边急,杂虏入云中。

    勾勒出一位戎服急驰、奔赴前线的战士形象,也渲染出军情的紧急,顺带点明了时令(北风呼啸的时节)和地点(云中,战国、秦、汉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这里借指北边极远之地),笔墨可谓精炼劲健。角弓,制弓时在弓身里面附以牛角,使其强劲有力。骍指弓调整得恰到好处,便于使用。曹植《白马篇》一开首说:“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比较单纯,给人的印象是轻捷。鲍照这四句却意思丰富,给人的印象是紧张。而且战士那急赴前线的形象已让读者感受到他卫国的热忱。

    荒凉边地立空城

    接下来八句写战士在前方的情景:

    闭壁自往夏,清野径还冬。侨装多阙绝,旅服少裁缝。埋身守汉境,沉命对胡封。薄暮塞云起,飞沙被远松。

    坚壁清野已经半载;时已严冬,装备、衣服都很匮乏。战地生活严峻、艰辛。举目四望,但见暮云乱飞,黄沙蔽日,一片荒凉。鲍照爱写飞沙,如《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又《芜城赋》:“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都给人一种飞动不安的感觉。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战士坚守边塞。“埋身”、“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