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凝静之境(1/2)

    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根本上是令人费解的:一切有形之物,都是有生有灭,那么总该有一种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否则这个世界怎么能够是如此万象森然、运转有序的呢?但如果有,它又在哪里?我们的生命根本上也是令人费解的:它从哪里来,又到何处去?人为什么似乎具有某种无所不能的禀赋而常常却是一无所能?在哪里可以找到最终的解脱?现代科学如此发达,也无法解答这些奇怪的问题,古人当然更费思索。在宗教中,“上帝”消除了一切疑惑。但中国的士大夫,大多不信奉类似上帝的人格神,而偏向于某种带神秘气息的哲学。其中最受他们重视的,便是老庄的学说。这种学说提出:万物与众生的本源都是“道”,它无形无质,虚静空漠,无所不在;却浑然一体,永不毁灭。显然,“道”的一切特征,均与世间有形之物相反,无疑这是逻辑推理的结果,是人们想像中的超越现象界的力量。

    人们既无法证实、也无法否认所谓“道”的存在。只是,探求、体验这一永恒之物的努力,却给中国的文学艺术带来了特殊的美学效果。由于“道”是无形的,人们只能从有形的自然中去体认它,所以中国的山水诗、山水画很多并不是着眼于描摹具体的景物,而是要透过这些景物表现那种无形的神秘力量的存在,以幽寂旷远的情韵,引导人们作精神上的超越。不过这样的艺术表现,似乎还是隔了一层,难以充分呈示自然中内在之物——“道”的幽邃与神秘。因而,祝允明的两首梦游诗(据诗题,还是在梦中写成的),便另有一种情趣。他把梦中的幻觉与山水游览结合起来,在幻觉中直入“道”体,从而构成了更深一层的凝静之境。

    其一是《己已闰九月十三梦中为游山诗》:

    春观入西岫,区名意自别。松岚结幽赏,虫鸟弄余悦。花气韵苍沉,树肤落翠雪。天行无尘染,丘卧自云洁。心在道不违,未觉万物裂。三爵已余酣,清心写泉月。

    “己巳”是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题中写“闰九月”,诗中却说“春观”,倒很像梦话,不足为怪。这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柔曼的岚气浮动于松梢,虫鸟吟唱着轻盈愉悦的歌,暮色中溶入了花的香气与色泽,青翠的雪花从树林间纷纷飘落。天空格外的透明纯净,一尘不染,而诗人静卧于山丘,似乎摆脱了沉重的肉躯,与白云融为一体,洁净轻虚。这是一个没有任何负荷、不受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