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周邦彦因词沉浮(2/2)

“妾该万死,我听说周邦彦被你赶出京城,特地赶去,聊备一杯薄酒相送,我实在不知道您来。”徽宗见说是酒席送别,心中又敏感起来,马上说:“周邦彦在酒席上又写词了吗?”李师师说:“写了一首《兰陵王》。”徽宗让她马上唱一遍,李师师说:“让我备一杯薄酒,拿瓜果来,唱此词为您祝寿。”李师师办好之后,于是唱道: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容。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词共有上、中、下三片。写春日离别的情怀,触目此刻,依依难别,追忆往事,留恋伤感。而且此词写得音韵谐美,极适于演唱,因此,徽宗听罢,十分高兴,他想周邦彦真是个音乐人才。于是马上就重新宣旨,召周邦彦进京,授给他大晟府待制的官衔,让他专从事音乐创作了。

    周邦彦官场沉浮,全在于他的词创作,可见他的艺术才华。由此不仅可见出好的文艺作品毕竟人人喜爱,而且也可看出文艺作品的多种作用。有戏谑作用,有给人以美感的作用等等。近代文学大师王国维曾考证过这个故事失真,认为周邦彦当时已五十六岁了,而且官至列卿,不会再去寻花问柳,认为宋代也没有大晟府这一官职。不管这个考证是否成立,是否正确,但史料笔记中所载的这个故事,却都足以说明周邦彦的艺术才华及文艺作品所具的美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