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晏殊鉴赏的收益(2/2)

国之事,感慨颇深沉,意境也颇凄凉。诗最后说的“芜城”,也就是扬州。晏殊听完,品味再三,连说:“好诗,好诗。”就问道:“此诗是谁写的?”读诗者答道:“是江都县尉王琪写的。”晏殊马上说:“快去派人叫他,我要请他吃饭。”王琪当然十分高兴,应约而来。

    席间,二人谈诗论文,十分投机,也颇为得意。吃过饭,晏殊又约他到外面亭园的水池边走走。这时恰好是暮春天气,池边树下,已有不少花辦落在地上。晏殊见景生情,又回想起自己以前没有写好的那半首词来,说:“我每每想到一个好句子,总是把它写在墙壁上,有的却数年想不到对句。以前我写词,有一个句子,叫‘无可奈何花落去’,一晃一年,我一直都没想出来该用什么句子来对上它。”王琪马上应声说:“那么,你对‘似曾相识燕归来’,不是很好吗?”晏殊一听,马上高兴地拍手笑道:“好,好。你这一下子解决了我几年来的难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好吧,你从今以后就跟我在一起吧。”

    王琪应对神速,出语恰切警拔,反映了他的艺术天才。晏殊写不出对句,是因为他生活视野还不宽广,思维走进了一条狭谷。这也给文学创作者一个启示:留心观察生活,拓宽生活视野,活跃思维方式,拓展思维的路子,对创作者来说,不正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吗?只有这样,才能闯过那“山穷水复疑无路”的艰难局面,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