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典诗词漫话·诗词话趣 > 文人的创作传统与通俗歌曲

文人的创作传统与通俗歌曲(2/2)

柳永曾写过一首俗词,题目叫《定风波》,这首词是: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来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彩线慵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原来,这是写一个少妇思念丈夫的词。上阕写这位女子自春天以来,心情很不好,对什么都不在意,甚至将红花绿叶都看成愁惨的景象。以致太阳升上了树梢,黄莺在枝头愉快地欢唱,如此美好的韶光,她都无心欣赏,仍然拥被闷睡。这样一来,身上瘦了,头发乱了,终日都懒得梳妆打扮了,为什么呢?没有别的原因,是恨丈夫一去,太薄情了,连书信都没有寄给她过。她怎能不精神苦闷呢?下阕,则写这位女子悔恨的心理活动,她想到,早知如此,真后悔当初不把丈夫的雕鞍锁住不让他走。把他拘禁在书房里,给他彩笺和象牙做的笔,只叫他天天写诗,把吟咏作为功课。于是自己呢,也就可以和他整天厮守在一起,懒洋洋地拿上针和线,或做或不做,坐在他身旁,不辜负这青春的美好时光,不使这美好时光虚度。

    这首词是柳永俗词的代表,其实写得也没什么,只不过“暖酥消,腻云亸”写得似乎露骨了些,但此词迎合了当时市民们的口味,因而流传甚广,也就传到晏殊那里。而晏殊呢,身为宰相,是属于士大夫阶层的,他认为这样写法太俗、太露骨,不合于文人士大夫的创作传统,当然也就讥笑柳永的“彩线慵拈伴伊坐”太俗了。柳永见此,他知道晏殊讥笑的原因,知道自己背离了文人士大夫的创作传统,讲也讲不清,只好走开了事。

    这个故事曾多次见于古代诗话和笔记,如宋湜《古今词话》,张舜民《画墁录》,叶梦得《石林诗话》,陈师道《后山诗话》,等等,但各家记载略有出入。但不管怎样,却可以说明:当时市民欢喜的,晏殊不喜欢;而晏殊欢喜的,市民又不一定欢喜。在古代,这是两个不同的欣赏阶层,而晏殊和柳永是这两个不同的阶层的创作代表,他们一从事雅文学创作,一从事俗文学创作,从创作方法到欣赏标准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文人创作传统与时代通俗歌曲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