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如何修证佛法 > 《如何修证佛法》 第05讲

《如何修证佛法》 第05讲(1/2)

    我在闭关中,有朋友来信,我用王阳明的两首诗代为作答:

    见说新居止隔山肩舆晓出暮堪还

    知公久已藩篱散何事深村尚闭关

    乘兴相寻涉万山扁舟亦复及门还

    莫将身病为心病可是无关却有关

    “莫将身病为心病,可是无关却有关。”这两句好极了,莫非你推辞,不想见我,有这么一个责任的味道在里头。

    我们这堂课,重点在讲如何修证佛法,不是讲佛学,也不是讲普通的佛法,是讲学佛修证的路线。我们的纲要已提出来了,就是——见、修、行,三位一体。我们可以拿这三个纲要读一切佛经。功夫作不上路,是见地不对;见地不对,理不对,行愿没有到,功德没有圆满。换句话说,见地为什么不到呢?是修证没有到,行愿没有圆满。行愿为什么没有到?功德也没有圆满呢?因为见地、修证有问题。三位一体,不可分的。

    以后,我们会花一点时间,纠正打坐盘腿的姿势。刚才我看见几位坐在那里,姿势都有问题,外姿尚有不对,何况内在。

    法华与楞严为禅宗的两大经典,但我们今天讲课并不限于禅宗,也用不着走禅宗的路线。我们学佛应选对修证有利的路子走,管他禅不禅,不要有门户之见,不要认为禅是至高无上的,也不要以为有哪一个宗派是至高无上的。所谓宗派的分别,都是方法的分别,基本上仍是一样。

    法华经与庄子一样,是讲故事的。现在人认为,庄子专说一些无边际的话,是一些幻想,这是错误的。所谓寓,就是寄,有寄托的,等于打丫头骂小姐,是有对象的,不是乱讲。最近百多年来,翻译的西方儿童故事、小说,很多都是先由日本翻译,再传过来。比如哲学这名词,也是日本翻译过来的。如此一来,这些幻想小说,就借用了庄子的“寓言”,所以年轻同学先读了伊索寓言,然后再看庄子,也是寓言,就认为与西方的幻想小说一样,这也是因果颠倒了。

    法华经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几乎找不出其他东西来。可是你要注意啊!这本经典自南北朝以来,影响中国文化非常巨大。神僧传、神尼传的这些高僧们,修法与法华经有密切的关系,与禅宗也大有关系。

    法华经的序品,把最重要的摆在前面。佛这次讲经不同了,又是放光,又是动地,高明的弟子知道,佛这次要说**了。但是有五千比丘,过去也跟佛很久了,反而走了,不要听,觉得佛今天说得不对,认为过去的才对。因为佛过去讲的是断惑证真,断去烦恼、妄想,证得真如自性。这是小乘佛法,所谓四谛、十二因缘等等的法门,可以证得罗汉果。但是佛今天却用另外不同的说法,因此这五千比丘、比丘尼就走了。换句话说,他们落于小乘道,走小路,只晓得空,还谈不上妙有,不晓得缘起法门,佛经上称为——焦芽败种。芽烧焦了,种子不能发,结不成果。这五千弟子走时,佛默然,让他们走,也没说什么。走了以后佛说: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意思是,留下的这些人,是可以承担**的。

    第一品——“东方现瑞”,这是我定的名称。原始的翻译没有分品,(佛经称品,普通书籍称章。)例如:金刚经三十二品,是昭明太子将其按品分章,当佛经讲一个法门时,有时提的是西方,比如讲净土宗,一定提西方;法华经讲东方现瑞。这是什么理由呢?又是一个话头。什么叫话头?这就是话头。

    参话头,大家不要搞错了,以为是拿个小问题,在心里嘀咕,一天到晚嘀咕,以为这样叫参话头,这样是闹笑话。佛经就是大话头,为什么从东方现瑞?讲到涅盘境界才是西方现瑞。喜欢研究易经的朋友,对这个方位的道理,要多注意,这是相关的,不是偶然的。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所以那五千比丘非退席不可,听不下去。那些比丘专门出家修道,结果佛讲真正的佛法就在世间,也不离出世间。世间与出世间无所不在。是法住法位合于道,本来在的。世间相常住永远合于道,不一定出世才能够成道。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第三,舍利弗说偈言:

    世尊知我心,拨邪说涅盘,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

    首先舍利弗向佛说:我错了,世尊晓得我的程度。当时我一切的邪念、妄念去得干干净净,以为这就是涅盘。小乘到这里,的确是涅盘的最高境界。不要看不起小乘佛法,大乘佛法是要以小乘佛法为基础。我们讲修证,这个第一步没做到,还是不行啊!舍利弗是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再求进步,所以认错。

    舍利弗说:我在修持的过程,完全停掉了邪念,达到了空的境界,于空法得证。我们常说四大皆空,只是理念上达到。你肚子饿时,明知四大皆空,何以还会觉得饿?冷起来,你说四大皆空,冷也空,不错,理论上是“性冷真空,性空真冷”,但是不穿衣服,你就受不了,那是什么理由?佛法不是光讲理论。所以舍利弗报告说:当时我证到了那个空的境界,自己认为已经得道了,到了涅盘境界佛的果位。现在晓得错了,这不是真的证入大涅盘。

    大家从佛学的学理,晓得空也叫涅盘,是罗汉境界。做到了万缘放下,一念不生,绝对空的境界,那个叫作有余依涅盘,不是最高的果位。所谓果位,拿现在来讲,就是效果、成果。为什么叫作“有余依”?那是说虽然做到万缘放下,一念不生,但是那一个业力根源的念,为万缘的种子依然还在,只是没有爆发而已。碰到其他因缘的刺激,还是会爆发的,因为种子习气都在。所以最高的阿罗汉界,可以了分段生死,还不能完全超越变易生死。所以严格说,也不能了分段生死,只能够在生死的过程上,请长假而已。可以历经八万四千大劫都在定境中,以我们来看,是八万四千大劫,但在他本身而言,只是一弹指之间罢了。

    这点不晓得你们有没有经验,定了几个钟头,一出定觉得眼睛只闭了一下,以为只有两三分钟,事实上,几个钟头过去了。所以时间是相对的,八万四千大劫,也只在一弹指间而已。

    憨山大师三十岁的时候,同妙峰禅师上五台山住茅篷,当时见万山冰雪,四周寂静,正好修行。后来天暖冰消,涧水冲激,其声如打雷一般。憨山大师在静中闻声,如千军万马出兵之状,感觉非常喧扰,就问妙师,师曰:“境自心生,非从外来。”闻古人云:“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

    于是他就自己一个人,到溪水的独木桥上,天天去坐在上面。有一天,坐在桥上,忽然忘身,音声也没有了,从此以后才入流亡所,心所不动,觉得响声没有了,再也不为声音所扰了。

    可是有一次,在平阳太守“胡公”皈依弟子家里,他说:“我休息一下。”就在床上一坐,一直坐了五天。家里仆人叫不醒他,直到五天后,这个皈依弟子从外面回来,拿引磬一敲,憨山大师才出定,但不晓得自己在什么地方。这又是个话头——无记。不过稍过一会儿,他又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憨山大师就在这个境界上。但是,这还不是究竟,所以他自己讲:“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这也就是走禅的路线。什么是荆棘丛,心里头乱七八糟,妄想多。像置身于荆棘丛中,到处是刺人的荆棘,还不算太难。他说,心里乱糟糟的,能够把它一下放下了,当然很困难,但还不是最难。最难的是什么?当你功夫到了一个程度,坐起来心里头觉得清清明明,空空洞洞的,往往就以为这个就是了,其实,落在小乘果。舍利弗所讲的,就是这个境界。这时候要想转过来,非常难,难得很。

    我劝你们要常看憨山大师年谱,尤其是出家的同学,别人修持的经过,讲得确确实实,可以启发你们。当然人家学问好、佛学好、修持好,样样都好,无一不好。他除了注解儒家大学外,中庸、老子、庄子也曾注解;还有奇门遁甲、地理风水、阴阳八卦、算命等,无所不通。这么一个和尚,难怪轰动当时。这一段同舍利弗所讲的有关,所以才提出来讲一讲。

    法华经的序品里头,有好多话头要参。为什么那些弟子们,还没等佛开口,就晓得听不下去了?可见那五千比丘并不简单。他们一看情况不对了,认为自己走出世的路子,学空就好,不想再听其他的了,也算是有先见之明。这是什么理由?佛的这些话,都在五千比丘退席以后讲的。

    第三譬喻品,为了这次讲课的方便,我把它定一个名称——火宅三车之喻,三界如火宅,这个世界受大火煎熬,众生在这里生活,还自以为快乐得很。佛说这些众生、儿子们,都不肯出火宅,只好想办法说“有三车”。三车说是三乘道——声闻、缘觉、菩萨道。像佛这样一个老师,爱众生如爱儿女,可是没有一个儿女懂事听话的。没有办法,只好骗,只好诱导。诱导众生到那些车上去,总该不会车上有人劫机,把我们劫到地狱去,那就不得了啦,就很难办啦!(众笑)

    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

    佛说,我爱一切众生,如父母之爱子女,我不会只度某一个人。等与大乘,平等地给予大乘道,不会不管那些对我不好的人。好比一部大车子,不管好的、坏的,都要装乘他们的。

    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

    问题来了,这句话是说,用佛的灭度法门,而实际得到佛同样的涅盘境界。为什么不说皆以世间灭度而灭度之?这是经过谨慎的抉择用字。如来者,是佛的本体,就是都到达形而上那个法身的境界。

    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

    佛说,众生们能解脱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火宅的话,我给这些孩子们什么玩具呢?禅定、解脱等等。换言之,佛说的一切法门皆是方便,等于使孩子们先得到一个快乐的境界。所以禅定、解脱等并不是涅盘、菩提之果,只是加行法门而已。

    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最后最高的原则,都是“一相”,即如来实相;“一种”,即佛种。我这个法门,是过去、未来一切圣贤所称赞的。虽然我把这些比喻为玩具,但是你不要搞错,这玩具不是我们的,有些什么功德?什么效果?能生净妙第一之乐,这是人世间第一法的快乐,清净美妙,但却不是究竟。

    佛说: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我爱一切众生,犹如爱我自己的儿子一样。

    深着世乐,无有慧心。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一切众生贪图世间短暂而不真实的快乐,是没有智慧的。因为人活在三界里,犹如在火烧的房子里煎熬,一天、一时、一秒,都在受煎熬。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话头又来了,佛说无我,这里又说有我;生下来即说有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涅盘的时候,他说平常所讲的无常、苦、空、无我,是方便法;究竟的道理则是常、乐、我、净。在法华经这里,也提起我“来”,不过也是说法的方便。所以现在他说:三界都属于我。这不是话头吗?什么理由?第二句话是大慈悲,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佛说为什么谈这个法门?因为世上都是痛苦,这痛苦没有人可以救,只有我可以救。这是什么“我”?这是话头,要注意!

    他说:我曾说证到涅盘,证到了空,就可以了生死。我现在在法华会上,老实告诉你们,没有这回事。什么叫做灭?灭也不是,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永恒的在这儿。这是什么道理?这不是话头吗?这还是见地的范围。现在还在清理见地,见地清理好以后,再开始讲怎么用功。

    我们这一次采用的佛学经典,已向大家报告过了,希望大家自备。我们这次讲课,是为了大家一生的修持。或者是作学问也好,讲修持功夫也好,总之是非常重要的。

    离诸苦缚,名得解脱。修小乘法有五个程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本来学佛法为求解脱,为什么求解脱呢?因为有痛苦,所以才求解脱。

    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离开了一切虚妄,便得解脱。问题来了,普通人以为虚妄就是妄念,认为把妄念去掉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