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楞伽大义今释 > 《楞伽大义今释》 第3卷 第07章 有和无两种错误见地的分析

《楞伽大义今释》 第3卷 第07章 有和无两种错误见地的分析(2/2)

要净除这些落在有或无的两边境界,才能得到平等寂灭的心之自性。)

    无取境界性。灭非无所有。有事悉如如。如贤圣境界。

    (这是说:只要不执着于任何境界,如明镜当空而照见万象,于万有景象过即不留,自然会体证得本来寂灭的自性。但所谓寂灭,却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如果这样,只是一种断灭空——即顽空而已。须知寂灭无为是自性天然本色,它本来能起照应事物的妙用。当它照见事物的时候,寂灭无为的自性,就在照用事物之中。但在不照不用的时候,依然还是它本来的寂灭无为。所谓当用之时,体在用中。在体之时,用归于体。这就是如如不动,无来无去,就名为如来了,也就是大乘菩萨道的圣贤境界。)

    无种而有生。生已而复灭。因缘有非有。不住我教法。

    (这是说:如果认为宇宙万象的有,是从无而生的。所以生起万象以后,终归于灭。或者认为万物是因缘(因素)和合而生的,所以因缘离散以后,就没有了万象。这些理论和观念,毕竟不是我教法中的道理。)

    非外道非佛,非我亦非余。因缘所集起。云何而得无。

    (这是说:我所证觉的法性,其中究竟也无所谓外道,也无所谓佛,无所谓真我,无所谓非我,也无所谓另有其余的作用。可是当它生起作用的时候,它的确是由和合因缘积聚而生,怎样又可以说它是绝对的无呢?)

    谁集因缘有。而复说言无。邪见论生法。妄想计有无。

    (这是说:一切万象,都从因缘积聚而生。可是能够和合因缘的那个功能,又是谁呢?如何又说它是绝对的没有呢?如果是绝对的无,哪里会生起万象呢?所以说有说无,和执空执有之徒,都是没有彻见自性的本来。用这些谬误的见解,来讨论宇宙万有的体性,都是落于偏差,堕在执着自我主观的邪见之中。)

    若知无所生。亦复无所灭。观此悉空寂。有无二俱离。

    (这是说:如果彻底了知万有的如来自性,虽能生万象,而体自无生。万象虽灭,而体自不灭。观这一切的有无、来去、生灭等等,毕竟都是空寂的,那自然就会远离这个有无的两边邪执了。)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我及诸菩萨,说宗通相。若善分别宗通相者,我及诸菩萨通达是相。通是相已,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随觉想,及众魔外道。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令得度脱,是名说通相。大慧,汝及余菩萨,应当修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宗及说通相 缘自与教法 善见善分别 不随诸觉想

    非有真实性 如愚夫妄想 云何起妄想 非性为解脱

    观察诸有为 生灭等相续 增长于二见 颠倒无所知

    一是为真谛 无罪为涅盘 观察世妄想 如幻梦芭蕉

    虽有贪恚痴 而实无有人 从爱生诸阴 有皆如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