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维摩精舍丛书》之3《中庸胜唱》 > 《中庸胜唱》 第二编 第02讲 赞美中庸

《中庸胜唱》 第二编 第02讲 赞美中庸(2/2)

虽无位,亦君子。反之,在位亦小人。

    春仁、夏荣、秋杀、冬藏,四时之代谢,君子中庸也。故曰“圣人者,与四时合其序,天地合其仁.” 曰仁、曰荣,而曰中庸﹔曰杀、曰藏则反是。曰杀、曰藏而曰中庸,曰仁、曰荣又反是,岂君子行四时之化,履中庸之道哉?君子内无所蕴,外无所诱,当仁而仁,当杀而杀,宜荣则荣宜藏则藏,而此宜此当,丝忽不居,故曰“时中”又曰“无中”。盖就其用言曰时,即其体说曰无。无实时,时即无。有时用无实时,有时用时即无,有时时无两用,有时无两不用。此君子之胜行,中庸之至德矣。

    小人反是。曰仁、曰荣放而逸,检于心、鉴于行,罔知忌惮,其至宋襄公、陈仲子之俦也。曰杀、曰藏肆而恣,天变不畏、人言不恤。其弊商臣、盗跖之流也。故曰“无忌惮”。无忌惮者,谓行人未彻证乎中庸也。若曰已证,忌惮中庸,不忌惮亦中庸,忌惮不忌惮无一而非中庸。故曰“中庸其至矣。”惟其至,行人望而难即,习不能起。故曰“民鲜能久”,讵知是法无闲,无闲者。久之至德也。此“鲜能”,非君子能能,小人不能。盖君于无能可能,故曰:“鲜”。小人有能不能,故曰“鲜”,“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义固尚乎斯。若曰中庸之至德,而人而民鲜能者,抑亦久也。岂通义哉!陋甚矣!

    第三节 拈提

    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通,帝命忠国师验之。师曰:“汝得他心通邪?”对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良久再问,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师良久,复问曰:“汝道老僧只今在什么处?”藏罔测。(先生曰:“实见实见,即见即见,真见真见。”)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藏无对。举已。(先生曰:“只如大耳三藏,是不会无对,会了无对,若在此下得一语,许你亲说《中庸》,亲听《中庸》。”)又僧问赵州曰:“大耳三藏第三度不见国师,未审国师在什么处?”州云:“在三藏鼻孔上。”僧后问玄沙云:“既在鼻孔上,为什么不见?”沙云:“只为大近。”又白云端云:“国师若在三藏鼻头上,有甚难见?殊不知国师在三藏眼睛上。”(先生曰:“当人倘于这几则话言上下得一转语,亲亲切切,不蔓不枝,许你亲说《中庸》,亲听《中庸》。”)众复无对。(先生曰:“今天说的呀”)

    又昔者僧问嵩山峻曰:“如何是修善行人?”峻曰:“担枷带锁。”曰:“如何是作恶行人?”峻曰:“修禅入定。”曰:“某甲浅机,请师直指。”峻曰:汝问我恶,恶不从善﹔汝问我善,善不从恶。“僧良久,峻曰:”会么?“曰:”不会“,峻曰:”恶人无善念,善人无恶心。所以道善恶如浮云,俱无起灭处。“其僧大悟于言下。后破灶堕闻举,赞曰:”此子会尽诸法无生。“

    先生曰:”试问诸法无生,从何处会?且不说尽。既无处会,赞来,赞来,若云赞他不得,**无灵﹔如云赞得,龟毛千尺。然则毕竟如何?“

    先生以目顾视大众,良久乃曰:”流水不会怀昨日,桃花依旧到春时。"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