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宗镜录略讲 > 《宗镜录略讲》 第72章 大好山水误禅心

《宗镜录略讲》 第72章 大好山水误禅心(2/2)

常跟各位感叹;见道不难,修道难;修道不难,证道难;证道也不难,行道难啊!真地能以大慈大悲来入世、来行道是很艰苦的事,唯有大菩萨才肯牺牲自我,因此行道是最难的,《华严经》最后也提出“普贤行愿品”来证明。

    “若处见修位中,此是行时,非是证时”,假如修行人还在见道位或修道位,那么是做功夫对治散乱与昏沉的时候,不要因为做功夫过程中偶然呈现的一些境界,就以为自己证道了,那就错了。有人问这个境界会不会掉?会掉,因为那只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靠不住的。假如,见道及修道真到了家,那么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在六道中,在动乱中或在清净中,都能随时保持在这个境界,那才是与定有一点相近,否则就是自己欺骗了自己。我们做人,千万不能自欺。

    “若居究竟即内,此是证时,非是行时”,假定有人大彻大悟、修证成功了,而居究竟即内,心外无法,随时随地不在道外,那么散乱及昏沉的境界与理论,就另当别论了,这个时候是证道的时候,不是修持做功夫的阶段。真证道的人,不管是散乱或昏沉皆在道中行。

    不可如二乘忽忽取证,沉实际之海,溺解脱之坑。

    他说,关于散乱与昏沉,如何来对治修持,一个修大乘道的人,理论真要认识清楚,然后修持。千万不可像小乘的人,他用三句话来形容小乘的人:一、“忽忽取证”,急急忙忙,拿到一根鸡毛就当成了今箭,或是拿了一张卫生纸。小乘的人得了一点清净,抓到一点空的境界,便说自己悟道了,然后叫人“不要吵我呀!”要他发点心做个事,“哎呀!不行!我的功夫就垮了。”都不能入世,只想住茅蓬,不要人打扰,这就是小乘人忽忽取证。急急忙忙的以为自己到家了,其实还没起步呢!结果他落到什么地方呢?二、“沉实际之海”,二乘人见到的那点空,对不对呢?对!不是不对。好比说,以前的纸窗,用笔头戳了个洞,眼睛透过这个洞去看虚空,他自己觉得他看到虚空了,这就是虚空,但他不晓得这个宇宙有多大。这就是我们平常有句话,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因此我们可以说,二乘人见的空是门缝里看天,空被他看成一条线。因此说,他看不到浩如大海的境界而沉没了。因此 ,得到一点空,便万事不敢动,一个念头来,或你找他做一点事都怕得很,他会说:“哎呀!修行人哪有这么多啰嗦,哎呀!修行人要看空呀!”实际上,他在逃避,逃避到哪里?三、“溺解脱之坑”,你觉得自己空了是解脱,这个解脱是陷人坑呀!把你坑下去了。因为光是求解脱,功果是永远也无法成就,功德没有成就,你想证得菩提之果而证初果,免谈。所以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出家的同学很容易被这个境界所困住。

    错解无生无生路

    又不可效无闻比丘,妄指无生,求升反堕。

    龙树菩萨所着的《大智度论》里,有提到无闻比丘是佛的一个弟子,在他证到后,自认为对了,就离开佛,不再好好学,自己跑到山里头,自以为这就是道。后来堕落了,照佛的经教与戒律,守空以为究竟,修持下去的果报是堕入了阿鼻地狱。因此,不要以为修行这条路好走,我常劝青年同学好好的人不做,玩这个东西干什么?万一玩得不好更麻烦,所以不可效法无闻比丘。因为他“妄指无生,求升反堕”,他认为一念不动就是道,这是我们大家很容易犯的错误,尤其是这几十年来《六祖坛经》很流行,抓到坛经里所谓的无念不放。其实,六祖大师解释得很清楚呀!他说“无者无妄想”,但不是不知道哦!“念者念真如”。但是,一般学佛的人,误解抓住一个无念即究竟,就变成无闻比丘。这样学佛啊!“求升反堕”,本来想走升华之路,结果却堕落了,堕落到阿鼻地狱。阿鼻地狱也没有什么可怕,只是在阴境界,阴阴沉沉,自性的光明永远也不会亮起来。

    道在屎尿,莫向屎尿掬

    似苦行外道,唯投见网,期悟遭迷。

    这更要注意了,有些朋友的修持特别喜欢般舟三昧,以为苦行是道。错了,苦行非道,但是你听了苦行非道,那么我就不打坐、不盘腿,吃不了苦,我要快乐才是道,这也错了。这里讲的苦行非道,是指有些修外道的法门,一天饿着不吃饭,以为饿就是道;或是冬天冷得要死也不穿衣服,以为冻就是道等等。这些在台湾比较少,我们在大陆则常看到。比如,有位修道家的,每天都要跳进茅坑里去洗个澡(以前大陆有大茅坑)他说是最高的道,他还引用庄子的话“道在屎尿”,屎就是大便,所以,他要下去洗澡。最后,还要跑到清水池里洗干净。结果有一天他跑到峨嵋山来,那时我正在那儿闭关,在峨媚山九月以后大雪封山了,根本没有雨水,都是靠雪融化的雪水在一个水坑里,要吃七、八个月。他在厕所里先洗了澡,然后要泡到水坑里去,那我们要喝什么水呀!最后把他叫过来问,我说你是不是封师爷的弟子?因四川西宁有个大阿罗汉封师爷,就是封师父,他的法门以苦行为师,但他是真有道的。他一辈子住在厕所上面,我们要向他顶礼,还要跑到厕所上面去。当年大陆的厕所,不像我们现在台湾的厕所,我们这边的厕所,还可以住,当年那边的厕所脏得要死。我说你是不是他的徒弟?他说是的。我说你混帐,我要把你带去给你师父,我不准你洗,后来硬是把他给戒掉。其实,封师父也没有这样教他,是他自己乱搞的。

    见网是迷惘

    其实,苦行外道都是落在见网。今天我跟一位同学讲话,我说人为什么不能见道?不管你是修哪一宗、哪一派,基本的教理要了解。因为见、思二惑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和贪瞋痴慢疑诸结使。我们之所以无法成道,就是因为这心里头的结无法打开。什么是见呢?就是我们主观的成见,那种意识状态的观念解脱不了。比如,见取见,我认为就是这样,把佛经的理论错解了,主观的观念形成了,这种观念非常牢固的时候,就是佛说的话也听不进去,见有这么厉害!还有思惑,思不是想哦!思惑是那形成你阿赖耶识的成份,成了你自己欲习的惯性,或者是无明,它永远障碍住你。

    因此,苦行外道坚决认为不修苦行,不足以圆满功德,不足以成道,因此被见网所困。同样地,有人说,非清净不能成道,也是被见网所困。我们要知道见思二惑随时在套住我们,这是大魔障。相反地,不被见思二网困住,见思二惑完全解脱了,才可以说是真正在修道。“期悟遭迷”,他说,这些人非常可怜,他修行的目的是希望能开悟,现在不但不能开悟,反而更加倍地迷。像现在,很多学禅宗的外国朋友来问参话头,他们误以为参话头就是禅。其实参话头是禅宗没落时的办法,是宋朝、元朝以后,禅宗衰退了,逼不得已所创立的法门。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走上这个错误的路;如果走上这条路,本来期望着能开梧,却愈走愈迷路。

    斯定慧门,是真修路,照宗门之皎日,泛觉海之迅航,驾大白牛车之二轮。

    “斯定慧门,是真修路”,上面所讲的定慧等持的法门,是真正修行的道路。“照宗门之皎日”,不只是禅宗,包括天台宗、密宗、华严宗等等都普照了。“泛觉海之迅航”,这是文学的句颂,我就不再解释了。“驾大白牛车之二轮”,大白牛车是《法华经》的比方,经文说有三乘,羊车是小乘,鹿车是中乘,大白牛车是大乘。乘字的意思,是坐上这个交通工具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因此,我们中文这个乘字就用得好,不是大车、小车的问题,而是大乘、小乘。坐车也叫乘,坐船也可以说乘船,骑马也可说乘马,背一个人过去叫乘人,所以它是活的。假如,照呆板的翻成大车、小车,那我坐飞机就不能列彼岸,而只有坐车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