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蛊(2/2)

。现在常用的手段是周瑜先生对付曹操先生八十万大军的手段——火攻,用钻六十的熊熊烈火(辐射线),把它烤死。其实并不能真正烤死,只不过把那团乱草烤得晕头转向,呆在原地不动罢啦。而邻近的其他正常细胞,却往往被殃及池鱼,烤得少皮没毛。此所以受过钻六十治疗的朋友,往往头发脱落,骨瘦如柴也。而且只要有一个家伙逃出火焰山,随着血液飘流,在别的地方又抓住一个细胞,癌症就得重头表演。——开刀的结果往往会发生砍杀尔搬家或复发现象,原因在此。

    现在回到科幻小说《蛊惑》,“蛊”是很多种性质类似的滤过性病毒的总称。类似的性质是,它的那团乱草不是立竿见影,马上发动,而是像定时炸弹一样情或良心,它是根植于人的灵魂深处的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在,定期发动。最古怪的是,每一种“蛊”,都有它不为外人所知的特效药。这群性质类似的倒立电灯泡,书中的平纳先生,已发现了八十三种,每种“蛊”都是特立独特的一种滤过性病毒。它可能寄生在植物上,如树叶上、青草上、花朵上,也可能寄生在动物上,如牛马上、猫狗上、鱼虾上(也可以说,跟上帝一样,无所不在)。男主角身上的“蛊”,大概寄生在蜘蛛上,蜘蛛先生在男主角身上一爬,该特立独行的倒立电灯泡,刹那间就抓住一个特定的细胞或许多特定的细胞。男主角身上的滤过性病毒,显然只对心脏细胞发生作用。它抓住之后,并不马上破壁而入,必须一年期满,才产生“生命现象”,然后以核子爆炸的连锁速度,凶猛攻击,千千万万心脏细胞,遂跟着伏尸千里。而它的攻击是间歇性的,最初十二天为期,而后距离逐渐缩短,终于把心脏细胞,全部歼灭。

    男主角身上的倒立电灯泡,还有一种特性,即令不满一年,寄生主如果情绪上发生一种特定的变化,例如,他遇到了一位如花似玉,要举行结婚大典啦,他的浓烈爱情就会引起某种内分泌亢进或其他异样,这种亢进或异样的内分泌,就像冲锋号一样,使沉睡中的那团乱草,从梦中惊醒,披挂上阵。

    ——另一种“蛊”,则没有时间的限制,而只有爱情的限制,只有爱情才能触发。于是,读者老爷要问啦,偷情也是爱情,结婚也是爱情,乱草老爷既没有侦骑四出,它怎生得知?这话问得毫无学问,盖柏杨先生又怎么得知哉?而另有一种“蛊”,情绪是它的催生剂,你一大怒,乱草就一跳而起。像我老人家这种顽劣之徒,既跟车掌小姐吵架,又跟专家学人顶嘴,肚子里如果有“蛊”,早就驾崩。

    每一种“蛊”都有一种固定的特效药,苗族同胞不是根据科学,而是根据古老累积下来的经验,知道某一种倒立电灯泡生长在啥地方,也知道某一种玩艺——或许是另一种倒立电灯泡中还对调查的技术作了说明。这部著作奠定了党的实事求是,是前一种倒立电灯泡的克星,只要嗅上一嗅,挨上一挨,或炖汤吃之,或煮水饮之,就可把前一种倒立电灯泡一扫而空。武侠小说或神怪小说上,称之为“解药”,这种“解药”,有些可以藏起来放在身边备用,有些则必须用新鲜的,如新鲜的树叶鱼虾之类,所以男主角必须回到苗疆。

    “蛊”的种类太多,所以一个部落只精通某一种或某几种。甲部落下的“蛊”,只有甲部落知道怎么解。乙部落下的蛊,只有乙部落知道怎么解。而也只有他们知道如何不被感染。或者是,由于生于斯,长于斯,自己身上已产生抗体。所以甲部落的臭男人如果跑到乙部落那里,也风流一阵,负心一番,同样要糟。不过在这里,我们忽然间要为那些美貌的苗族女郎叫屈,不见得一定是她们在臭男人身上故意下“蛊”,臭男人整天在那种满布滤过性病毒地区晃来晃去,还用故意下之哉,他不可避免地会自动感染。

    科幻小说已提出科学的可能性——病因的可能性。要解答这个可能性,那是科学家的事,不是文学家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