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5节 战略的四个基本要素(2/2)

。可是如果选择错了武器——比如说在B29歼敌机满天飞的时代,如果你用的是竹标枪,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也绝对不会蠃的。

    公司在战术层面上下功夫,暂时可能会赚钱。可是如果没有战略的话,那就会成也糊涂,败也糊涂,过不了多久业绩就会恶化。见识肤浅的公司只会研究和模仿竞争对手看得见的地方。认为只要把别人的广告或DM生搬硬套抄过来,那么自己公司也能捞上一笔了。这样的人只能说他很可怜。像猴子一样模仿别人战术的公司是不会长久的,因为他没有读懂内在的战略创想。

    真正优秀的经营者会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考虑。然后,在坚定不移的实施过程中,公司就会具备绝对优势的竞争力。

    ③所谓战略就是预测能力

    原微软公司日方代表成毛真先生在采访时这样说:

    “在经营中制定目标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如果没能完成经营计划中定出的数字,那纯粹是因为经营者没有预测能力,是经营者的失职。”

    经营咨询顾问大前研一先生在所著的《企业参谋》(经理书社)一书中,说过这样的话:

    “当我倾听成功的经营者讲话时,有一点总让我很惊讶,那就是他们的结论都带有预言性质。”

    优秀经营者区别于平庸经营者的最为本质的能力是什么?就是预测力、预见力。这个问题是如此的重要,可是大多数企业战略论只是一味地分析现状,连篇累牍地罗列理论。可是对于如何预测未来却提也不提。在打仗时,何时进攻,何时撤退是最重要的决定,而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也是最困难的。

    大多数的社长都是在做出错误预测后兵败滑铁卢的。事实上,当你成为社长后,十年之内总有那么一次,年收入一亿日元的机会自动找上门来。可是,这种春风得意的日子最多只能持续三年。就像夏天过完是秋天,秋天之后便是严冬一样,事业的环境一定会发生变化。没有预测力的经营者可不管这些,他会错误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在这个时候进行不切实际地过剩投资,如建办公大楼等等。

    该进攻时就要进攻,该收手时就要收手。在预测的基础上绘制出的蓝图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战略如果不具备高度精确的预测性,那就不能称其为战略。

    ④战略是压倒性的强势

    计划增长10%或是20%并不是本书想要的战略。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在构思阶段就预设了10%、20%的增长目标,那它注定只能停留在“改良” 的水平上,还要依赖过去的惯性发展。而战略是思维行动方式上的转变。它以成倍的速度扩张,能在短时间内使业界重新洗牌。

    处于业界劣势的企业如果进行了战略创想,就可以在竞争对手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定位(夹缝市场),很快地成为顶尖企业。日经高尔夫是一家经营高尔夫会员卡的公司,在制作了公司主页后一年的时间内,凭借高尔夫会员卡的网上销售成了领先企业,业界排名从第18位飞升至第4位。“家居专家”株氏会社在装修业竞争白热化时进入市场,也是凭借网络成为业界的新宠。

    这些企业之所以占据了现在的位置,靠的不是“去年如此,今年也如此”这种阶段性的想法。从一开始,“成为第一”的想法就明确存在于它们头脑中了。正因为如此,各种各样的创意才会喷涌而出,而将创意付诸于实践的能量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只要有战略家出现,哪怕只有一位,业界的竞争要素就会自动地发生变化。在数码相机市场上,本来是数码相机制造厂商之间在进行竞争,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最强大的敌人变成了带摄像头的手机。就像奥塞罗棋中下一步妙棋令风云突变一样,战略性的企业可以在转眼间改变你眼前的景色。

    让我们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思考什么战略。大家大概已经明白了吧,如果要对战略下一个定义的话,那么战略不仅仅是分析,更是创造;而战略的实施则是最为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