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阿土仔的选择(1)(2/2)

多的人,包括面试官,都问过我: 你学了那么多年的理工科,尤其是你的专业,你不觉得就这样放弃了很浪费、很心疼吗?我总是会说: 选择是面向未来的,我很不适合做这一行,放弃是迟早的。(当然,心里有着一句更简练的话,“早死早超生”。)就好比一个大螺丝钉,往一个小的洞里面拧;不能因为拧进去了一点距离,你就因为舍不得之前的功夫而拼命拧下去,这样的结果是不仅仅你难受,你周围的人也都难受。如果取出来,换一个合适的洞去拧一下,也许就完全不一样了。

    信条二: Whatever the choice, move on

    一个朋友曾经提过一个让我很震撼的概念。他说: “这个世界不缺聪明人,而是缺土人。你看看世界各国富豪榜,有多少是书没有读完的?”也许用富豪榜来衡量对哪种人的需求并不完全客观,但是我觉得这些所谓的“土人”,有一点是很值得学习的,那就是他们的踏实和执行力。在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顾忌。作了抉择,就开始埋头实施。在作选择的时候也是一样。选择哪条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之后你在这条路上如何走下去。

    我本来是想去美国读本科的,还为此高三傻傻地考了GRE,最后成功拿了Duke的offer,并且有full financial aid,但是签证却很不顺利。Duke本来同意我推迟入学,但是我还是决定放弃那边,然后在北大开始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走到今天,我很满意我的大学四年,而且觉得即使当初去了Duke,也不一定会走得比现在好。当初被迫选择的结果,并不一定就是灾难,结果如何,更在于你后来如何面对。

    理科生跳槽大事记

    HiAll的创始人许轶曾经和我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求职应该是个逆推的过程,确定了你的目标,然后再确定需要完成哪些milestones来达到这个目标。回过头看我大学四年,发现我真的很幸运。因为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逆推的重要性,但是很多的偶然性却成就了我今天希望达到的目标。有四个因素,失去任何一个,我都无法成功走到今天的这一步: 社团,朋友圈子,双学位以及宝洁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