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要想到别人(2/2)

件东西的生产过程,而且涉及到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对这个大学生讲:人的一生中,每一件事物都不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所以,请不要说“我万事不求人”。

    一个人的能力是极有限的,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忙,你什么也干不成。

    了解别人的劳动与自己的关系,对树立为别人着想的品格十分重要。

    “相信别人,相信所有的人对你都很重要,你才会尊重每一个人。”妈妈们应该让孩子懂得这条做人的原则。

    中国历代名人中,有许多教子做人的典范。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作家、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人在教育子女方面有独到之处。

    他教孩子修改文章,首先要求孩子们张口念文章,他说:“就是嘴里不出声,心里也要念。念他几遍,就知道行还是不行了。”因为文章是给别人看的。念,就是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一念,不通顺的句子和语病就出来了。

    叶圣陶反对孩子作文用生僻的词语、晦涩难懂的句子,反对念“白肚皮经”。也就是说不能只顾表现自己,不顾别人明白不明白。许多事情自以为想明白了,可是一写出来,没有把思路交待清楚,别人还是看不明白。叶圣陶一再对孩子们讲:“写文章要想到别人,想到读文章的人,要把自己换一个位置,设想成读文章的人,再来看一看文章究竟写得怎么样。”

    “要想到别人”,是叶老写东西的一条重要的守则,更是他为人的一条重要的守则,即使在一些细小的地方也能表现出来。有一次,叶圣陶让儿子叶至诚拿一支笔来,儿子头也不抬就随手将笔递了过去。不料,把笔尖递到了父亲的手里。他严肃地批评儿子:“递东西给人家,要先想一想人家接时是否方便。如果递刀子、剪子也这样的话,不就把人家的手戳破了吗?”

    就这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叶氏兄妹三人不但学会了作文,更学会了做人。

    “要想到别人”,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有着深刻的内涵。这是“为人的一条重要守则”。

    这条守则,要到上学时再告诉孩子就晚了,应该从小就让孩子知道,并按这个守则去做人。

    那么,由谁来告诉孩子呢?当然应该是妈妈,是爸爸。

    父母的责任是教孩子做人。学会做人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石。而做人的道理,大都不是坐在课堂里学会的,而是在生活中父母随时随地教给孩子的。